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前行中国的平凡力量

2011年12月26日 05:07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描绘时代变迁的光谱

  张彦春 李 拯

  上下班路上都会看到的拾荒老人,旅途中偶然闯入镜头的农村孩子,商场里试穿衣裙的摩登女郎……这些人,我们擦肩而过,或许永远也不会走入彼此的生活。

  然而,在过去的一年,我们却愈加发现,很多这样的普通人与我们息息相关。她,俯身救助车流中的孩子激励了整个社会的道德良知;他,面对热腾腾的午餐盘感受无数微小的善行;她,如蝴蝶扇动翅膀般刮出的慈善危机也引来公开转机。无论我们给予泪水、感动还是怀疑甚至贬斥,正是无数个新闻事件中的普通人,绘出了历史的又一圈年轮。

  就在一年前,吴菊萍还只是普通的职员,是妈妈但没有“最美”;就在一年前,郭佩、张健等还面对电脑进行着复杂计算,天宫与神八仍在研制中。这一年中,或是偶然的机缘,或是既定的方向,他们走到了人群的前台。他们标注了这个复杂而深刻的时代五彩斑斓的光谱,在不同的方向上见证甚至推动着社会的前行。

  你可能没有注意过刘才洪,但你一定还记得:今年春天,开辟海陆空三路,3万多名同胞从动乱中的利比亚撤离。在这趟惊险之旅中,刘才洪感受到的尊重生命、保护人权的“中国温度”,同样会温暖未来可能面临困顿流离的我们。

  你也一定还记得:“最美妈妈”挺身接住坠楼女童,“最美女孩”风雨中为乞丐撑起雨伞……钢筋水泥的丛林中我们忘记了微笑,斤斤计较的算计中我们遗失了感恩,“最美中国人”却给出了时代难题的答案。这个命运共同体中的每个人,都应该感谢普通工人郭明义点亮的灯光,它将指引整个社会未来的方向。

  你应该记得的,还有他们:他们似乎只是不小心卷入了命运的漩涡,可能也未曾有过改变世界的梦想。但是,正如恩格斯所言,一个聪明的民族,从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比平时更多。“7·23”动车事故,40条生命给更多“高速时代”的乘客系上了安全带;甘肃庆阳、江苏徐州校车事故,让“校车优先”进入法律条文。铁路的发展更加理性、稳健,校车的运营更加规范、安全,他们承受了时代的“灾难和错误”,身后却留下了让每个人受益的宝贵进步。

  他们,也是“我”;我,即是“你们”——今年,本报一篇评论曾如此描述“共同体意识”。的确,该被记取的,不仅是他们,也是我们。过去一年,在时代的每一次潮涌脉动中,在社会的每一步艰难前行中,这个身影越来越清晰:千千万万的普通民众,千千万万的中国公民。

  且不说动车事故后深夜排队献血的温州市民,且不说关于个税起征点的23万条意见、车船税法修订集纳的10万个观点,仅仅是短短的140字,就足以让人感受到不同的个体感受之后,潜藏于每个人的巨大力量。如果你是3亿微博用户中的一个,如果你曾以转发、评论传递信息、表达意见,当你的声音汇入成千上万公民的声音,你就已经参与到了这个伟大时代的前行之中。

  郭明义、天宫神八交会对接任务团队、刘才洪……2011年,让我们记住这些名字,并记住:一个人的力量或许微小,但无数人的力量相加,或许就能改变这个时代。而这,正是前行中国的平凡力量。

  撤离的场面,一辈子难忘

  要是再有机会出国打拼,当然还会去。我想,假如真有什么事情,国家不会丢下我们不管。——刘才洪,撤离利比亚的中方人员

  “我现在到扬州工作了,还是做老本行,过得还不错!”12月25日,时隔9个多月后,记者再次拨通了刘才洪的电话。电话的那头,他的声音依然洪亮、爽快。

  这是他回国后的第298天。2011年3月3日凌晨5时35分,祖国包机载着刘才洪和78名公司同事,离开了动乱中的利比亚,平安降落在上海浦东机场。

  刘才洪今年44岁,当时是江阴三元钢铁驻利比亚的黎波里总公司的电力负责人。2007年他就到了利比亚,负责电力安装和维修等工作。

  在的黎波里的日子里,刘才洪和同事们每天都过着有规律的生活——早上7时上班,晚上6时下班,平时有空就打打牌、看看电视,想家的时候,就上网和家人聊天。

  宁静止于今年2月下旬。随着局势的日益紧张,公司安排女员工由的黎波里机场先行撤离,男员工则取道突尼斯转乘包机回国。

  刘才洪回忆,撤往突尼斯的路上,坦克、大炮、游行的人群近在眼前。一路上,同事们轻声地相互鼓励;使馆人员与他们不断联系,悉心安排撤离线路。

  在突尼斯停留的几天,他们被安排在四星级宾馆里。“吃的住的都很好。”刘才洪说,“我们在第三国期间的住宿、饮食费用都是国家出的。”

  他记得,回国后走出机舱的时候,同事们展开了一面五星红旗。机场的其他乘客看到他们出来,纷纷让路,有人还鼓起了掌。“当时的场面,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从利比亚回来,休息一段时间后,就回到公司上班。11月份,我跟着公司原来的几个股东到了扬州这家不锈钢公司,也是做电力负责人。”刘才洪说,最近这段时间,他和同事们整天忙着筹建新公司,待会还要赶去工地上查看。

  “一起撤离回来的老同事,现在有的回老家了,也有的去了上海、广东;有的做了老板,还有的重新干起了老本行,总之大家过得不错,现在都有联系。”刘才洪说,有空的时候,老同事们回到江阴,喜欢在一起吃吃饭、喝喝酒,而一起在利比亚的时光,则是每次老友聚会必定会聊起的话题。

  谈起今后打算,刘才洪说,既然已经回来了,就打算安心把手头的工作做好。“现在扬州家里已经住上了新房子,开车到江阴只要一个小时,回去很方便。”刘才洪说,“有时看到电视里有关利比亚的消息,还会特别留意一下。”

  假如再有机会出国工作,还愿意去吗?

  “去啊!”刘才洪毫不犹豫,“趁着年轻,在外面多打拼几年也不是坏事。再说我们国家这么强大,我想,假如真有什么事情,国家也不会丢下我们不管。”

  (本报记者 姚雪青)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