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瘫痪男家中接连变故 自觉有愧锻炼四年站起(图)(2)

2011年12月31日 13:47 来源:海口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抗争命运 顽强4年终于站起

  家里接连发生的变故,让王育英产生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先是大姐夫食物中毒去世,抛下一对年幼的儿女,姐姐为了孩子宁愿守寡。接着是,弟弟为了照顾他起居只读完初一便辍学务农,先后谈了几个对象,都是因为对方嫌家穷无房、还有个“瘫子哥”而告吹。

  王育英深觉对不起家人,认为不能再这样拖累下去,一定要振作起来。做人工假肢植入可改善状况,但至少需要几万元,王育英不敢奢想,他选择了咬牙锻炼,能恢复多少都行。他扶着床沿试着站立和走路,每次都折腾到凌晨一两点才睡,常常痛得他大汗淋漓。2008年2月,奇迹终于出现,在瘫痪了15年后,王育英终于可以拄着木棍,歪歪扭扭地慢慢走了。

  王育英第一次单独出远门到市区,是走进海口人民公园。在瘫痪之前,父亲曾骑自行车带他到该公园玩过一次。第二站,他到了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求职,这年4月,他被市残联推介到海甸岛一家沙画工艺厂做工。他的生活有了全新的开始,心情变得格外舒畅,对未来也充满了信心。

  这之前,他认为自己给家庭带来了灾难,给家人很大伤害和打击,他没有前途,整天躺着还不如死了好,他有过轻生的念头,多次琢磨该如何自杀。站起来能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后,他想得更多的是该如何回报。

  汶川地震发生后,他响应报社的号召向灾区捐款献爱心,和一位工友在海甸一横路拦了10多辆公交车,人家都怕麻烦不让上,两人只好分别摇轮椅,摇了4个多小时才到达目的地。

  王育英对记者说,现在社会风气完全不同了,政府组织开展文明大行动,他们出门不管是乘公交车还是打的,都少了白眼、歧视和难堪,有时坐出租车,热情的司机还多跑路少收钱,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他不仅更加坚强,也越来越乐观了。

  部门联手 爱心报亭自食其力

  王育英在沙画工艺厂打工半年后,省市残联部门在海口推出一批“爱心报刊亭”,专门解决贫困残疾人妥善就业问题。这次又是残联工作人员主动找到他,让他在青年路拥有了一个报刊亭,真正走上了自食其力之路。

  报刊亭是免费提供,政府相关部门主动上门帮忙办理证照并在政策许可的情况下,允许多种经营增加收入。王育英在渡头村租了房子,弟弟打零工做铝合金焊接活,没活时就帮忙洗衣送饭,或到报亭帮忙,兄弟俩互相鼓励,其乐融融。

  王育英购了一辆残疾人三轮车,他早晨6点到报刊亭,晚上11点返回,除了和买报购书的读友聊天,自己学习也方便,他忙得不亦乐乎,每月收入1500元左右。

  王育英说,他开报刊亭3年多来,没再花家里一分钱,减轻了家里的经济负担。姐姐被政府安排当上了环卫工人,弟弟最近也找到了一家公司上班,他已是两年的非农业户口,再过一年就能如愿申请廉租房了。

  生活方式改变了,生活稳定了,日子过得充实了,他也有了以前不敢有的一些想法,如有可能他也希望能谈个朋友,最希望的是有好心人帮他弟弟先介绍个对象。“各方的无私帮助激起我挑战生活的勇气,虽有不幸,但社会的爱心是我们收获的最大一笔财富,相信一切都会更美好!”王育英笑着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09年,市委、市政府制定并印发了《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后,我市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列支范围扩大,把残疾人康复训练经费列入保障范围。2011年已拨付残疾人就业保障金352万元,现已报批残疾人机动轮椅车主就业服务经费39.33万元。而针对残疾人失业人员在就业中面临的特殊困难,市政府以后会更多的把招聘活动和残疾人就业结合起来,设立专岗,重点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援助。

  市残联负责人表示,残疾人是一个数量众多、特性突出、特别需要关爱的社会群体。关注残疾人,积极帮助他们实现稳定就业,是深层拓展为残疾人提供公共就业服务,进一步营造残疾人平等就业的良好社会氛围的重要举措。(记者 彭桐 文/图)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慧】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