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女子照顾丈夫前妻父母20余载 爱人离世仍留守行孝(2)

2012年01月04日 14:41 来源:重庆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丈夫去世 她继续孝敬两位老人

  2007年1月,吴明超在煤矿工作时不幸死亡,消息传回家中,“感觉整个天都塌下来了。”杨德碧说,“我们全家人抱在一起痛哭了一场。”

  上有快满80岁的“公婆”,下有13岁正在读初中的儿子,以后一家人的经济从何而来?安葬了丈夫后,杨德碧擦干眼泪,做出了一个让周围邻居都惊讶的决定———继续留守,一如既往地照顾“公婆”。

  丈夫去世不久,“公公”刘永禄的白内障突然加重,在长达两年多的时间里,杨德碧日复一日地为刘永禄穿、脱、换、洗,摆在桌上的菜,她也要帮“公公”夹进碗里。2009年,杨德碧送刘永禄到涪陵区中心医院做白内障手术,病房的人都以为杨德碧是刘永禄的亲闺女。

  2010年,“婆婆”王光明得了重感冒,她怕让“儿媳”花钱,坚决不去医院治疗。杨德碧坚决将她拽到龙潭医院输了3天液,前后花了500元,直到把她的病治好。

  再组家庭 她提出了3个条件

  邻里乡亲看着杨德碧一个人孝顺“公婆”、抚养儿子,家里家外辛苦劳累,都对她跷起大拇指。好心人张罗着为她介绍对象,杨德碧提出3个条件:一是必须入赘,当上门女婿;二是要对刘永禄夫妇好;三是要德性好,勤劳。

  杨德碧的善良和坚持,赢得了龙潭镇万寿村村民陈永连的尊敬。2010年3月,陈永连和杨德碧结为夫妻,和杨德碧一起承担起了赡养两位老人的担子,家中经济状况也明显改善。

  2011年2月18日,“公公”刘永禄去世,杨德碧夫妇按照农村的风俗,隆重地安葬了老人。“婆婆”王光明除了耳朵有点背以外,身体状况非常好。同村人都说,是杨德碧的孝心,为老人和全家带来了福气。

  陈永连37岁,曾在外地打工,和杨德碧结婚后,他回到龙潭镇,在一家砖厂当起搬运工,虽然收入没有在外地挣得多,陈永连却没有怨言:“家里事情多,我想和她一起分担。”

  陈永连说,像杨德碧这样有孝心的人,对老人好的人,心地肯定善良,找她没错!

  王光明婆婆说,自己的生活全靠杨德碧照料。“每次吃饭,碧儿还会给我夹菜,比我自己的姑娘对我还要好。”王光明说,在她心中,她早就把杨德碧当成了自己的亲女儿。

  “不管别人怎么看,我会照顾老人一辈子,尽自己该尽的孝心。”杨德碧这样说。

  中宣部中央文明办

  送杨德碧10万元慰问金

  重庆晚报讯 近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派员分成8个慰问小组,赴重庆等地开展走访帮扶道德模范活动,并对生活困难的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进行走访慰问。

  去年12月14日,由中央文明办未成年人工作组副组长吴向东带队的走访慰问组一行,在市文明办常务副主任王茵等陪同下来到杨德碧家慰问,转达了中央领导对杨德碧的亲切问候,并代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送去慰问金10万元,及食用油等生活用品。

  在接受慰问中,杨德碧的目光始终不离“婆婆”王光明。她不好意思地说,自己一直有个梦想,就是建一栋小洋房,宽敞、明亮,让“婆婆”有生之年享受一下。这么多年来,愿望始终没能实现,杨德碧觉得自己很不孝。

  杨德碧接过10万元慰问金激动地说:“这下领导解决了我的建房款,我心里除了感激还是感激,谢谢你们让我的建房计划提前了10年。我一定尽快建好新房,让婆婆早日享福!”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肖媛媛】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