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汉们
“抱团取暖”
根据济南市救助管理站曾经对受助人员居住点分布做的调查来看,住在火车站或汽车站的占24%,住在桥洞的占20%,选择废弃建筑或自己搭建临时窝棚的占19%,露宿街头的则占10%。
在记者采访中,很少有流浪人员抱怨自己的露宿条件。但是,随着气温越来越低,在外少衣缺食的流浪人员随时都有生命危险。2011年11月12日,市中区南辛庄街附近一流浪汉冻死;12月15日,在市妇幼保健院附近,一名流浪汉在车底睡觉被冻死;同日,长清区归德镇小屯西南村,一30多岁的流浪汉冻死在路边……
当记者问“老济”是否听闻偶有发生的“冻死人”事件,“老济”和他的四个兄弟一笑了之。“老济”说:“救助站里倒是有暖气,但是他们能让我们一直住吗?”他边说边摇头,“自从夏天以来,我们五个人挤在这个小屋里,有说有笑,直到现在快过年了,也没觉得有多冷。”
面对流浪生活的艰辛,流浪人员更注重他们之间相互帮助与安慰。当记者跟西安的小吴攀谈时,一个穿着破烂的拾荒者来到小吴面前,从身后的大编织袋里拎出一袋包子,丢给小吴说:“快吃吧,人家饭桌上剩的,还热着呢。”
小吴乐呵呵地接过包子说:“我没有亲人,平常就把流浪时认识的朋友当亲人。”他身上穿的一件棉衣是好心市民送给一个流浪老人的,老人今年60多岁了,因为穿着这件衣服太大,就送给他穿了。
小吴也经常将自己不用的东西送给别人,他从垃圾里捡了两个塑料盆,就随手送给那个乞讨的小女孩了,“卖的话也就几毛钱,但是给那娘俩用,比赚那几毛钱更值。”
济南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认为,现行的流浪人员救助制度之下,并不是所有的流浪人员都能得到救助。
从济南市救助站这几年统计来看,以流浪儿童为例,救助站年均救助的数量是900人左右,这其中有自己上门的,也有公安、城管、医护人员送来的,尽管社会参与度已经足够高,但尚未形成全社会参与的救助体系,在体系建设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记者 寇润涛 实习生 陈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