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大伯和一帮老哥们商量买票的事
站票无所谓 晚点无所谓
只要能回家,就好
70岁程大伯:怎么火车站就买不到票了呢?
程大伯和他的工友们守着几个麻布袋,焦急又期盼地坐在城站售票大厅里。他们等的是晚上11点多的k8406列火车,回老家淮南,可是还有四个工友没有买到票。
他们都上了年纪。程大伯71岁了,工友们也都六七十岁,在留下种树养花,是绿化工人。
对这些老哥们来说,过年是一定要回家的。程大爷的票,厂里搞定了,可还有四个工友的票没着落。
他们只知道,买票要来火车站。可一行人来了火车站,问问都没票,怎么办呢?
程大伯眉头紧锁。记者问他们为什么不坐汽车,他笑了:“姑娘你还真不懂事,汽车多贵啦,一张火车票才76块钱,汽车票要288元,我们四天的活白干了!”
当听记者提醒说,火车站火车票预售期才3天,其他代售点预售期有10天,程大爷才恍然大悟,连忙问了代售点地址,让工友去买火车票去了,“晚点就晚点吧,能回家就好!”
李坚强一家:四年了,终于能回老家了
昨天中午1点半,城站火车站第六候车室里,李坚强一家三口正在吃饭。
行李箱上铺张报纸,就是饭桌了。吃的是候车室里打的盒饭,一荤一素,可一家子吃得却很有滋味。“都到这里了,就不用担心什么了!”李坚强笑呵呵地说。
李坚强是河南郑州人,在杭州开出租车5个年头了。平时他在外头开出租车,老婆就在家带儿子。
“开车赚钱不容易,过年过节也不能休息,整整四年没回老家了。”李坚强说。
怎么会呢?他算了一笔账,出租车每天的份子钱是400元,除掉这个每天能赚200元。也就是说停运一天,相当于损失了600元。所以整整四年春节,李坚强都没有回过家。
“前几年春节,开对班的小伙放假,就我一个人开车。我每天上午10点钟出去,晚上10点钟回来,从没和他们娘俩吃过团圆饭。”李坚强说,“这是我们一家三口第一次一起回老家过团圆年。”
而这次回去,这一家人再不回来了。李坚强把杭州的工作给辞了。“在杭州也赚不了几个钱,还是回老家方便,小孩也该回家念书了。”
举家回乡,他们带的行李却不多,一辆折叠自行车、一台电脑,还有一箱子衣物。儿子最开心,在爸爸妈妈面前蹦来蹦去。李坚强的脸上,止不住地笑意,“等他长大了,念大学了,说不定我们又回到杭州来了!”
90后小裴:买到票先做个挤不烂的铁板凳
一眼看到裴佳辉,就知道他是90后新农民工,戴着耳麦,头发留得长长的,一个字“潮!”
除了打扮,他的一件行李也特别引人注目,脚下的一个红褐色小板凳亮锃亮锃的。这是买到火车票后,他用废铁板给自个做了一个铁板凳,还刷上了漆。
“塑料板凳不顶事。”裴佳辉经验十足,“车上人一多,一挤就碎掉了,还是铁板凳牢靠。”裴佳辉说。
小伙子今年23岁,在富阳打工,做防盗门,在杭州呆了两三年,今年第一次回家过年。为了买火车票,裴佳辉1月1日专门请了假,早上6点就开始排队,一直排到傍晚5点多钟才买上,当时只剩3张站票了。站就站吧,能回家就好。小裴立马抢下了票。
裴佳辉回到厂里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做了张板凳。他的老家在河南息县,从杭州坐火车过去,要10个钟头,板凳是不可少的。
走前,裴佳辉买了一条烟,还打算包个2000块钱的红包,给妈妈买年货用。“平时赚钱不多,一年到头也就省个5000块钱。”裴佳辉不好意思地说,“回家不打牌了,省得惹他们(爸妈)生气。”
男孩苏东坡:我想奶奶做的圆子了
苏东梅坐在塞得鼓鼓囊囊的行李袋上,她穿着最喜欢的粉红色棉袄,怀里抱着浅粉色书包。边上,是妈妈邱贤梅和弟弟苏东坡。
上午10点多,他们就来火车南站了,虽然回老家四川达州的火车是晚上8点16分,但姐弟俩的脸上,写满了回乡的兴奋。
苏冬梅说,他们已经有3年没回家了。“3年前回老家,把他接过来了!”她指指弟弟。
苏冬梅的爸爸在临平的工地干活。“爸妈10多年前就来了。那时候我才4岁呢!”现在的苏冬梅,已经是初二的大姑娘了。
“在杭州过年,虽然一家人在一起,但挺冷清的。弟弟很想吃老家的圆子,我也喜欢,奶奶做的芝麻馅的圆子超级好吃。我还喜欢放烟花,在老家,每年除夕晚上12点了,都会放烟花。”
“而且,很久没看到奶奶了,特别想奶奶……”冬梅说着顿了顿,“虽然我和弟弟没什么特别礼物给奶奶,但我们都是高高兴兴地回家,奶奶肯定也会高兴!”(记者 吴佳妮 金丹丹/文 吴元峰 徐彦 黄佳健 李震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