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盈江震区回访:大榕树下的别样团年饭
![](http://i3.chinanews.com/2011/news/images/1.png)
欢笑声和干杯声从拉勐寨村口的大榕树下传出,热气腾腾的黄焖牛肉、小炒肉、油炸花生米、撒撇(一种生牛肉做的傣族菜)……七八个菜份量足、味道香,工人们和傣族村民频频举杯庆祝。这是11日晚云南省盈江县平原镇拉勐寨一次不同寻常的团年饭。
盈江县2011年3月10日发生5.8级地震,群众生命财产遭到严重损失,其中拉勐寨400多间房屋被摧毁、7位村民受伤。2012年的春节是盈江灾后第一个春节,为此负责拉勐安置点建设的云南建工集团工人和傣族村民互敬互助,共同出力出钱举办了这次团年饭。
“去年7月入场开工至今,全村49户新房的主体工程都完工了,一些村民年前就能搬到新家过年。这期间和群众结下了很深的感情,就把平原镇政府慰问我们的一头牛拿出来一起过年。”盈江灾后恢复重建拉勐安置点执行项目经理杨习权说。
为做好这次团年饭,拉勐寨村民组长金小四一早就组织群众宰牛、做饭、洗菜。11日上午9点多,五六个村民在大榕树下支起大锅,剔肉、清洗,还有专门的村民负责买菜记账,一点都不含糊。“我们确实要感谢中央和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还有来建设新房的工人。”金小四看着两层高、镶着金孔雀装饰的傣式新房说。
下午2点刚过,拉勐寨的傣族妇女就忙活了起来。榕树下的防雨棚里,五口大铁锅一字排开,柴火噼里啪啦烧得正旺,沸腾的牛肉汤香气四溢,村里的小狗都扎堆往这里跑。“家里的4间平房在去年的地震中基本震毁,新房半年就盖起来了,比以前的房子宽敞结实。”正在洗菜的傣族妇女金咩芳告诉记者。
准备200多人的饭菜是个体力活,数十斤的蔬菜要清洗、切片切丝,100多斤的牛肉切成小块或剁碎,数百个松花蛋剥皮、清洗,还有小葱、香菜等配料。这对曾给抗震救灾官兵做过饭的傣族妇女来说并不难,切肉、洗菜、烧柴、担水有条不紊,十六七位妇女忙活到晚上7点半,广播中就传出金小四开饭的声音。
顿时,拉勐寨临时安置点的竹片房前亮起电灯,村里的小伙子早已摆好了20多张饭桌,工人和村民各自就位。还不等饭菜全部上齐,“水、水、水”(傣语“干杯”)的欢呼声就响起来。“饭菜味道很合口味,在这里能吃团年饭很开心。”在云南建工集团拉勐安置点工作的王海星说。这名年仅20岁的工人来自云南省弥勒县,自去年7月安置点开工建设至今都在这里施工。
一些傣族村民搬出自家桌凳散坐在榕树周围的空地上,相熟的人边吃边用傣语笑呵呵地聊天。此时,不远处的简易厨房里仍然热火朝天,金咩芳和妇女们正忙着加菜,一路小跑着,将一碗碗热气腾腾的芹菜牛肉端上饭桌。“味道好不好?今后我们还想搞旅游、开农家乐呢!”她对记者说。(记者吉哲鹏)
>相关新闻:
>社会新闻精选:
![](http://i3.chinanews.com/2011/news/images/16.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