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金华安地突发山体滑坡 体积约50万立方米(图)
(浙江)金华安地突发山体滑坡
滑坡体积约50万立方米,是婺城区近几年最大一次滑坡
滑坡体目前仍处于蠕动状态,附近居民出行需绕行
昨天,金华读者李小姐致电本报《浙中城事》热线0579-89111111:婺城区安地镇上干口村附近一座山上发生了山体滑坡,滑坡的山体把湖大线公路堵了,现在已经不能通行了。
记者核实:滑坡发生在湖大线K15+150米处的一座叫“山路背”的山上,一段约30米的公路受到影响,路面可以看到明显隆起变形,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裂痕,部分公路外延已经坍塌下陷。
在离滑坡点不远的地方,相关部门放了几块警示牌,提醒司机行人绕道。
这是近年来,婺城区发生的最大一次滑坡
记者了解到,大约从去年5月份开始,有人开着挖机到“山路背”挖掘土石方。
附近村民说,到今年1月15日,他们发现山上出现了一条裂缝,有滑坡的迹象。
“裂缝可能很早之前就有了,只是当时没有发现。”金华市国土资源局地勘环境管理处副处长金钦帅告诉记者,他们在17日下午4点接到了安地镇政府的报告,就马上赶到现场勘查,并安排专人进行检测、巡查。
金处长告诉记者,当时山上已经形成两个塌陷坑,长12~15米,宽3~5米,深1.2~1.5米,地质灾害规模约在50万立方米以上,“这个规模的滑坡,属于中型滑坡,挺严重,是近3~5年内婺城区范围内发生的最大的一次滑坡。”
如遇强降雨,情况会很危险
昨天下午,记者从“山路背”山顶往下看,被挖掘过的山体一面的土块已经有些松动,出现明显的裂纹。
按照金处长的说法,那两个塌陷坑又扩大了一些,边缘裂缝最深的地方已经超过了3米。
“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就会测量塌陷坑的宽度,从今天早上8点到现在(下午3点25分),(塌陷坑)又宽了1.5米。”上干口村的村委书记说。
金处长告诉记者,公路路面隆起变形就是因为塌陷所致,“塌陷的土石会在地表下面滑动,到公路路面下方后,在路面上形成鼓丘。”金处长说,1月17日的时候,鼓丘最高的地方已经达到了80厘米。
“滑坡体现在处于蠕动状态,稳定性差,如果遭遇强降雨或者其他不利地质环境条件的影响,滑坡体很有可能进入慢速滑动阶段。”金处长说,如果50万立方米的滑坡体全部下滑,3个小时内就会堵塞山前的河道,形成堰塞湖,并对湖大线公路的行人及过往车辆构成严重威胁。
有人挖掘土石方,是滑坡重要原因
国土部门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发生这次严重山体滑坡,主要是受天气因素、山体因素和人为因素三方面的影响。
“湖大线公路施工时开挖山体,形成了高10~12米,坡度65°~70°的人工边坡。后来有人来挖掘土石方,使得边坡的高度达到了20~25米。”金处长说,边坡开挖改变了山体原有的平衡状态,这是滑坡发生的主要因素。
接下来,国土部门将抓紧编制地质灾害勘查设计方案,着手勘查,查明滑坡体规模和活动面位置,并加紧治理这起地质灾害。
附近村民用电、出行受影响
所幸的是,滑坡点附近没有居民点,这次山体滑坡暂时不会对当地居民的安全构成威胁。
申兆安是安地镇上干口村村民,他说,他们村大多数村民的农田都在滑坡点对面。
“本来从这里(湖大线)过去只要几分钟,现在干农活都要绕远路。”不过,最让申兆安苦恼的,还是怎么到亲戚家拜年,“马上就要过年了,我家好多亲戚都在山那边,今年走亲访友要麻烦很多了。”
现在,因为道路受阻,车辆只能绕道从附近的安地水库抢险应急通道通过。
“那个通道只能承受小车的重量,载重量较大的车是不能通行的。”上干口村村委书记告诉记者,交警已赶到那个通道执勤,维护交通秩序。
记者离开的时候,电力部门正在加紧把电线杆挪到安全位置。“山路背那边,外畈和箬阳两个村的用电,靠的就是这条电力线路。”有村民告诉记者。(叶梦婷/文 本报记者 陶玉其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