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罗眼镜”大棚花开引万余农民踏上致富路
中新网乌鲁木齐1月25日电 (记者 杨东 ) 从吐鲁番市到约15公里外的亚尔乡大棚蔬菜基地,在路上向维吾尔老汉或是小媳妇打听“罗眼镜”,都会热心地指给你。沿着他们指的方位,不走丝毫冤枉路,便可直接来到罗眼睛的大棚下。
虽是隆冬,吐鲁番清晨的天空却湛蓝无云,阳光分外灿烂。那个在大棚顶箭步像在平地上麻利地收棉被的中年人无疑就是罗眼睛。
即将进入不惑年的罗眼镜实名叫罗信。在亚尔乡无论什么民族,无论大人孩子,都叫他罗眼睛,他很感激大家这么称呼他。久而久之,很多人只知道罗眼睛却不知罗信,是因为在这片700个大棚基地的农民中,他是唯一有着高中学历、戴眼镜——有学识的人,还因为他是大家推选的大棚蔬菜协会的会长。
罗眼睛15岁时从四川南充南部县来到鄯善,曾在一家化工厂干电工多年。随着改革的深入,一些举步维艰的企业关门停业,罗眼睛下了岗。
吐鲁番地区长期以发展葡萄为主,成为名扬四海的无核葡萄之乡。但是,地少水缺制约了农民致富的步伐。从2002年起,政府因地制宜地实施设施农业战略,以很优惠的条件吸引下岗工人到那里开辟新天地,带动当地农民快速致富。正在为下岗后择业发愁的罗眼睛脑瓜灵,不失时机地抓牢机遇,只用5年时间就从2个大棚发展到700个,每个大棚1——1.5亩不等,平均每亩年可获净利1.5万元人民币。
在新疆,吐鲁番冬短夏长,阳光充足,有效积温高,建设大棚和大棚种菜的成本相对较低,加上比邻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巧打时间差,大棚蔬菜效益看好。短短几年功夫,吐鲁番地区的蔬菜大棚发展到4万多座,实现年经营收入1.5亿元;多半蔬菜销往中亚五国,小半销往乌鲁木齐,又辐射到甘肃、宁夏、青海等地。
蔬菜品种不断增多,由叶菜到果菜,由大陆菜到精细菜……其中,科技人员和种菜能人发挥了引领作用。罗眼睛就是被政府和农民公认的“能人”之一。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助措施,强力推进设施农业发展:确立了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标准化目标;鼓励能人牵头当产销龙头,打造品牌;畅通销售渠道,在疆内建立蔬菜直销点200个;引导菜农成立合作社,成立蔬菜协会,现已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39家,入社农户9000多户,带动农户2万多户;与疆内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培训合作关系,建立了4个设施农业实训基地,并为设施农业基地增设大学生就业见习岗位150个;定期举办培训班,授课老师或者是专家教授,或者是大棚领头人——罗眼睛经常被政府请到各乡传授大棚蔬菜经营经验。
如今鄯善的吐峪沟是维吾尔族聚居地,那里的农民更相信眼见为实。罗眼睛到那里传授大棚蔬菜经营知识,农民说:“你说得再好,也不如干得好。能不能在这里种一片给我们看?”
于是,乡里又划出几百亩土地给罗眼睛建设大棚基地。第一个收获期就赢得了可观的效益——吐峪沟农民心服口服,纷纷加入到罗眼睛的合作社里,操起了蔬菜大棚营生,在致富路上你追我赶。
——罗眼睛的眼界更宽了,身影更忙了,名声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