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独自照顾患癌父亲7年 家境困难3餐吃面(图)
2007年4月23日,本报以《10岁男孩因母亲病故父亲患绝症成家里顶梁柱》为题,报道了家住英山社区华胜街63号楼小男孩王樽宇照顾身患重病父亲的感人故事。2009年10月30日,第二届“大连市十大孝子”颁奖,王樽宇获奖。本报记者跟踪采访王樽宇一家长达5年之久,由于本报的持续关注,如今社会上很多好心人给予了小宇无私的关爱。今年大年初六,本报记者探访了小宇一家。
一锅面条:爷俩的早午饭
王樽宇今年15岁了,是大连市第三十七中学初三学生。命运对这个男孩似乎很不公平:2005年,妈妈患癌症去世;2007年,爸爸被查出患淋巴癌晚期。从8岁起,小宇就成了家中顶梁柱。
1月28日上午,记者敲开了小宇家的门。记者发现,小宇的个头长高了,身子还是很瘦弱。父亲王连跃躺在床上,看到记者来了,挣扎着勉强坐起来。
小宇家的早饭就是一锅面条。因为王连跃长期服药,肌肉有些萎缩,吃别的食物都感觉难受,唯有面条能咽下去。记者注意到小宇煮面条的动作很熟练。
小宇下的面条很多。王连跃说,每次小宇都会下一锅面条,中午把面条热一热,就是午饭。随后,小宇把面条端给父亲,父子俩吃了一顿早餐。
小宇接着到楼下的水龙头去接水。由于他家位于老城区,水龙头在一楼的室外,瘦小的小宇提着盛满水的大桶上2楼,之后抹地。小宇做完家务后就开始做寒假作业。
小宇的成绩在班级属于中游。在这学期的期末考试中,小宇的语文成绩是112.5分,化学成绩次之,日语成绩一般。“小宇学习时间太少了,每天都要照顾我。我的病耽误了他的学习。”王连跃知道小宇获得这样的成绩已属不易。
在这间狭小的屋子里,小宇和父亲之间的对话并不多,不过双方都能理解对方的动作或眼神。
王连跃说,今年过年,他和儿子没包饺子,但吃了好几顿饺子,都是爱心人士送来的,包括“让爱心传递”QQ群送来的两袋饺子,还有一位女大学生送来的饺子。在春节前,“让爱心传递”QQ群的爱心人士还送来了米、面、油和鸡蛋等。大连一家银行的爱心人士也送来了一些年货。王连跃说:“现在还剩些饺子,等馋了再吃。 ”
相互依靠:小宇常给父亲“按摩”
王连跃的病情挺稳定。在记者关注的5年中,王连跃一直都是虚弱地躺着,说话的声音很轻。他说,每天他会有两三次犯病,犯病时他会感到骨头像针扎一般,“疼得让人发疯。 ”
14时许,王连跃感到很难受,心里发急。他说,平时他犯病厉害时,就会无缘无故地骂小宇,说一些没有轻重的话。这时小宇都会默默地不说话。等王连跃病情好一些时,就觉得很后悔。
小宇看到父亲疼得难受,总是给父亲按摩。小宇说,他不懂得怎么按摩,就是在父亲疼痛厉害的部位上揉一揉。
小宇除了给父亲按摩,平时他还给父亲洗头、刮胡子,给父亲熬药……小宇还去买菜、买药,王连跃感到一时一刻都离不开儿子,“多亏有这么一个小孩做伴,要不我真活不下去。 ”
新年愿望:长大当医生,给爸爸治病
被问到新年有什么愿望,小宇说:“我最想让爸爸的病快点好。”他说,他特别害怕爸爸离开他。为了保护爸爸,他愿意做任何事情,再苦都不怕。“爸爸活着一天,就是我的福气。 ”
小宇说,他将来要当医生,给爸爸治病,治好像爸爸妈妈一样得病的人。
在采访中,王连跃躺在床上,看着儿子做饭、学习,他有时会露出笑容。他说,他希望小宇不要受自己太大拖累。“我不想让别人多打扰孩子。 ”
记者了解到,王连跃还有一些难言的苦衷,由于长年治病,欠下了10多万元的债务,这成了父子俩很大的负担。“现在药费很贵,我每个月的退休钱加上低保钱才1000多元,根本不够。 ”王连跃很无奈。
但在记者面前,王连跃不愿意提及这些困难,主要是不希望让这些困难影响到小宇。
当日17时,记者离开时,询问王连跃:“今晚吃什么呢?”他回答:“还剩下一些面条,热一热吃。 ”(半岛晨报 记者葛运福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