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上一页 女子为老人义务修脚11年 母亲探望仍照常工作(图)(2)

2012年02月02日 13:55 来源:沈阳晚报 参与互动(0)

  最雪中送炭的事儿——

  B、本报牵线八旬老太的“巨指甲”剪掉了

  到刘老太家时已近13时。看到这个“巨指甲”时记者都惊呆了,大概是灰指甲病的原因,刘大姨的脚趾甲已经严重变形,厚度近1厘米。“这趾甲,家里人看着都发麻,没人敢给剪,夏天老太太特别遭罪,我们做儿女的急得直哭。”她女儿说。

  交谈时,李子娟已经悄悄地准备工作了。“大姨你别怕,剪掉了我们就舒服了,疼的话你就告诉我……”李子娟像女儿一样哄着老人。

  记者发现,李子娟并没有戴手套。“你不怕被灰指甲传染?”李子娟回答:“怕啊,但我不能戴,因为戴上手套拿不住老人的脚,容易弄伤她。”

  李子娟说她干活有两个规矩,一是不戴手套,这是为了怕干活不顺手而弄伤顾客;二是不带口罩,这是为了干活时和顾客聊天,以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

  李子娟捧着刘大姨的脚,仔细地剥掉厚厚的灰趾甲,碎末飞溅着,家人都躲在一边。而李子娟并不在意,她说自己习惯了。“大概我心肠好,这么多年我也没被传染上。”

  李子娟不是一个柔弱女子,多年打拼让她的性格更像一个男人。整个过程将近一个小时,她不断地开着玩笑。老人意识不清,其间有些不配合,李子娟像哄孩子一样哄着老人,一旁的家人想帮忙又不知从哪帮起。

  当“巨指甲”剪掉后,李子娟拿到了50元的报酬。出了刘家门,记者问道:“你坐车再加上工作,忙了两个多小时,觉得值吗?”

  “有啥值不值得的,既然人家看了报纸相信咱,就挣个良心钱呗,帮她剪掉这个闹心事儿,就是今天我们最大的收获,做的最有意义的事儿。”李子娟笑着说。

  最出乎意料的信任——

  C、92岁大爷弥留之际想让她最后给剪回趾甲

  按照原定的计划,李子娟该去老年公寓帮助“195个沈阳爹妈”修剪指甲的。可自从她的故事报道出来后,一个上午就接到了32个寻求帮助的电话,里边以老年人居多。

  14时30分,就在记者和李子娟走出刘家门后不久,她的电话响了:“求求你,我爸爸92岁了,说不好啥时候就……希望最后剪回指甲,免得留下遗憾……”

  听了这个电话,李子娟思量了一会儿:“公寓晚点再去,我得去这老人家,人家信任我一回啊。”

  李子娟打车到了铁西区路官街,打电话的李阿姨告诉记者,她92岁的老父亲近来一直身体不好,而多年来两脚大脚趾甲,家人一直不敢给剪,现在连鞋都穿不上。

  “看了《沈阳晚报》后,我觉得她心地好,能最后帮我爸的,所以打了电话。”李阿姨说。

  李阿姨父亲的问题更不好解决,但李子娟还是应下了这个活儿。“我爸走的时候,我就觉得欠他的,我深知这样的感受。”李子娟说,他不想让眼前这家人也有遗憾。而处理完这个活儿时,天已经黑了。

  最发自肺腑的愿望——

  D、想收个好徒弟只因答应师傅将爱心传下去

  18时了,寒风依旧吹得像刀子一样。在回来的路上,李子娟的话不太多,好像有些心事。“我还是惦记那195个‘爹妈’,他们指定等了我一天。”李子娟说,她其实现在有个愁事儿,就是没有帮手,自己有时感觉力不从心。“再过几年,我干不动了,眼睛花了,这个手艺可别失传了。再有我那195个‘爹妈’谁管啊,我当时可是答应过师傅的。”

  李子娟的师傅王金有是早年间铁西区有名的修脚师傅,而且也是沈阳市劳模。“师傅为人倔强但很有爱心,他是残疾人,那时能让人推着他去上门义务修脚。”李子娟说,她从师傅那学来了手艺,也从师傅那学来了爱心,师傅临终前叮嘱她,手艺、爱心,这两个事儿都不能断了。

  可李子娟的愁事也来了,她先后收过几个徒弟,但坚持下来的并不多。“这个工作天天和别人的脚打交道,又脏又累,找对象都不好找,所以很多人干了几天就不来了。”

  李子娟说,这个工作的技术含量不高,只要有毅力都能学会。而且这个工作虽然不能大富大贵,但是个本事活儿,凭它能养家糊口。“实现梦想?那要看啥样的梦想,我这不算。”

  李子娟希望能收几个好徒弟,传承她的手艺和爱心。只要拜师的人心地善良她都愿意教,如果家庭条件不好,她也可以义务培养。“我只希望,我干不动那天,能有人能接替我。”李子娟说。

  最催人泪下的遗憾——

  E、老妈带病给她包饺子一桌子好菜没盼回她

  下车后,李子娟说她想再回店里看看有没有顾客,时间允许的话还想去趟敬老院。“只要我去了,就是没给他们剪上,他们心里也有底。”李子娟说,她现在是那“195个沈阳爹妈”的盼头。

  见李子娟暂时回不了家,记者决定“替”她先回家看看。

  在铁西区重工街李子娟的家里,记者看到了李子娟的母亲,但谁也没想到,此时的老人正躺在床上打点滴。李子娟的弟弟告诉记者,母亲患了胆囊炎,这次来沈阳一是看女儿,二是治病。但下车后,知道李子娟在上门给人修脚,她就没多说啥,一个人打车回家,进门就开始打点滴了。

  “我妈没啥文化,但是个是非分明的老太太,她支持我姐,不想让她分心。”李子娟的弟弟告诉记者。

  李子娟的弟弟向记者介绍情况时,老人一直在扯他的衣角,似乎不想说太多。“你们别让娟子知道我病了,她不容易,那么小就离开家了,现在她做好事,也是给我们家积德,他爹知道了都会高兴的……”老人说。

  19时过了,李子娟还没有回家,弟弟坚持给她打电话,被老母亲拦下了。老人悄悄地收起了滴流工具,嘱咐所有人,不要告诉李子娟她得病的事儿。然后自己走进了厨房,还自言自语地说:“娟子就爱吃我包的山菜馅饺子,从小就喜欢。过年了,她没回家,今天我来了,今天就是三十儿,我包给她……”

  直到记者截稿时,母亲那桌丰盛的菜肴和热气腾腾的饺子,还没盼回李子娟……(记者 柳云松 摄影 李双琦)

【编辑:王慧】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