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记者跟随地质队找矿:带馒头上山 带石头下山(图)

2012年02月03日 20:54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本报记者随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三分队队员在草头坞山上记录地质矿化点。 谢常才摄
记者随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三分队队员在草头坞山上记录地质矿化点。 谢常才摄

  2月2日,记者跟随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野外找矿——

  带着馒头上山 带着石头下山

  2月2日,农历正月十一,年味仍浓,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三分队队员龙年新春首次上山找矿。

  早上7时许,富春江畔的建德市飘起了雪花。记者和分队长金乾泰等8个地质队员一起背着装着罗盘、放大镜、酥饼、水等沉重的地质包,手拿地质锤,开始攀登海拔近800米的周家坞矿区草头坞山。走了不一会儿,山上就没有了路,地质队员们一个个轻车熟路,记者却一会划破了脸,一会针刺了手,手套上血迹斑斑。

  “看,这是石英矿脉,有可能蕴藏着钼。”9时40分,一直走在前面的金乾泰指着一块看似平常的石头说。顿时,大家兴奋起来,聚拢在一起,他拿起地质锤,敲下一块石头,拿起放大镜,仔细查看起来。钼矿是战略性资源,经济价值很高,广泛用于钢铁工业和国防等。他拿起有一斤多重的石头装进背包,以便回去进一步做化学分析,确定钼的含量。

  初战告捷,大家受到了鼓舞,继续追寻矿脉。顺着陡峭的山路,我们爬了两个小时,金队长和其他地质队员,一边爬山,一边仔细观察岩石,不时把采集到的标本放到包里。

  “你们每天都要这样爬山采样?”记者问。

  “对,地质勘查就是要多走多看多敲多思。三年前,正是金队长有意无意的一锤子,在这个地区发现了钼矿化,揭开了已经为期三年的找矿攻坚战。”地质队员蓝星说,地质队员一天爬几十里山路,甚至上百里都是平常的事。今天的这条上山路不算难走,有时野外普查地灌木和杂草长得太密,走50米的路就要花半个小时,路上碰到野猪、蛇是常事。金队长从事地质找矿30年来,走过的山路绕地球足有两圈。

  三分队有17人,80后多达12人。“你们怎么选择了这个艰苦的野外工作?”“我们算什么!咱们大队有个高级工程师王敏耀,今年76岁了,退休后还在干,野外工作干不动了,就做室内分析。外面有企业年薪几十万请他去,他不为所动,甘于拿几万元一年的日子。我们七大队的传统,就是地质工作是一辈子的事业,一辈子就干这件活。”

  山越爬越陡,记者已经累得气喘吁吁,队员们还在仔细地找矿化带,看走向。听说这座山他们已经查了好几遍了,记者好奇地问:“你们为什么不找个省劲的办法?”“唉,地质勘查可是个良心活。当年没有找矿的任务,我们大队的一些老同志,一等就是15年,每个月只有一点基本的生活费,就是为了对得起这份事业、这份良心。今天有任务了,可不能糊弄。”大学毕业后工作五年多的谢常才说,如果该跑的线路没有跑到,该标注的地质现象没有标注,该采集的样品没有采集,就会对地质客观条件作出误判,不仅错失发现宝藏的良机,也会为后续的资源开发工作埋下祸根,所以我们说自己干的是良心地质。正是秉承这种良心,他们在被视为“资源小省”的浙江先后找到了经济价值超过800亿元的33个大中型矿床。

  中午12点多,我们爬上山顶,简单吃了一点背包里带来的橘子和酥饼,开始从另一面坡下山继续勘查。

  “你们平时就吃这个?”记者问。

  “是啊,背着馒头上山,背着石头下山。我们天天都这样。有时带的食物不够,只能靠野果充饥。”地质队员赖胜平说。

  上山难,下山更难,这回连一人宽的小路也没有了,面对70来度的陡坡,队员们身手矫健,左冲右转,盘旋下山。记者可就惨了,一处陡坡,记者一个脚跟不稳,一屁股坐在地上出溜了下去,一滑就是十几米,衣服上全是黄泥巴。(记者 谢国明 王慧敏 于猛 张炜)

【编辑:张志刚】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