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流席卷欧亚数百人致死 专家称与“北极涛动”有关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今年的冷空气格外猖獗,在中国部分地区制造了“史上最寒冷”春节。与此同时,欧洲和日韩等地也正在经历少见的低温和强降雪天气。极寒致死亡人数不断刷新的同时,北美洲东部却又创下5年来最温暖纪录,美国华盛顿的樱花甚至已经开放。全球气候究竟怎么了?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欧亚地区极寒天气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除了乌克兰、波兰及保加利亚等东欧国家情况严峻外,意大利、法国亦相继受冷锋侵袭。过去一周,欧洲地区因寒流死亡的人数已超过223人。此外,日本雪灾迄今已夺去至少63人的生命。而在韩国,最低气温更是创下55年来最低纪录。低温给这些地区的人们造成了极大影响。
据统计,入冬以来,中国平均气温为近27年来同期次低值,全国共42站出现极端低温事件,而日本也正遭遇近年来最寒冷的冬季。北部持续数周的暴雪引发了雪崩,并导致交通网络中断,造成数十人丧生。北海道和本州岛北部已被厚雪覆盖,使众多列车晚点、飞机航班取消。在欧洲东部,公路、航空、铁路交通因大雪受阻,多座村庄、数以千计民众受困。法国101个省中,41个省因大雪或严寒宣布进入警戒状态。在首都巴黎,军方已腾空大约600处军事建筑,用于收留严寒中的无家可归者。英国卫生部高官称,寒流将在本周末抵达英国,届时英国可能比南极更冷。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近来如此极寒的天气,国家气候中心副总工程师张培群分析表示说,这样的天气实际上跟1月中下旬以后北半球地区大气环流调整有直接关联。
张培群:在这段时间里面,大气环流由原来的北向行转向了东向行,专业上的名字叫做“北极涛动”的环流运动,这种运动在1月中下旬之后由原来的正位向转向了负位向,所以直接造成了极地的冷空气从极区扩散,南下影响欧洲和亚洲东部地区。
与欧亚遭遇的严寒相比,这个冬天,美国东北部地区却迎来了难得的温暖天气。当地时间1月7日,纽约市气温上升到15℃,在费城,街上随处可见慢跑者和骑车锻炼的人群。美国气象部门称,东北部地区去年(2011年)12月份的气温是5年来最温暖的。极寒?还是极暖?成为一个难解的谜题。
一些国际权威气候专家指出,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停止,并开始冷化,近来北半球的酷寒只是全球天气变冷的开端,这样的冷天可能会持续20年至30年。英国《每日邮报》甚至宣称,今年寒冬宣告了小冰河期的来临。
而根据科罗拉多州美国国家冰雪资料中心的资料,自2007年以来,北极夏天的海冰增加了近26%,即便是大力倡议防止全球变暖的人士也未反驳这一点。难道小冰河期真已悄然而至?张培群认为,这种判断并不科学。
张培群:从目前我们全球的监测来看,应该还是处在一个变暖的状态之下。世界气象组织前一段时间也发布了一个公告,这些公告代表2011年的情况,全球的平均气温也是偏高的,大概是10度。小冰期时间尺度和我们现在讲的天气变化是完全不同的,小冰期的时间尺度更长,仅凭着一个星期或者一个月的气温骤降来判断我们进入了小冰期,还不是太科学。
面对如此不规律的极端天气,似乎能隐隐感觉到,地球在向我们说“不”,我们又该做些什么,来保护这个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气候变化应对计划主任杨富强表示,要继续坚持节能减排。
杨富强:中国正在采取节能的目标,还有减少二氧化碳强度的目标,千万不能松懈,不能看到今年冬天在某些国家或者在中国的北部地区有严寒冬天出现,就认为气候变暖就不存在了,因为气候变暖是对我们全人类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挑战。在这几个措施的同时,应对其他方面如环保、资源节约、公众身体健康这几个挑战可以同时进行,协同效应达到最好。
【相关资料】北极涛动指的是北极地区的气压变动情况,通常北极地区为高空强低压控制,相应的冷空气会收缩在北极附近地区,而中纬度相应的气温偏高;反过来,当北极地区高空为高压控制时,极地地区的冷空气就会受挤压向南爆发,在冷气团经过的地区,就会出现强烈的降温和寒潮天气(记者高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