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疑因雨伞遮挡视线 过马路时被拖拉机撞昏迷
小伙被撞昏迷 路人接力救助
投递员姜新荣说:这只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轿车司机说:送人去医院,一脚油门的事
路上看到一起车祸,有人受伤了,你会怎么做?
2月12日,浙江日报报业集团钱江报系浦沿发行站投递员姜新荣,在路上看到了一起车祸,主动帮忙,跟其他热心人一起,把伤者及时送到医院。
整件事情,就像姜新荣自己说的,他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实在不足挂齿。
但姜新荣做的这件小事,却最能在这样的阴冷天气里,温暖我们的心。往往就是这样的小事,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去做。
今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样的好人好事,听完,你会觉得心里很舒服;下次遇到类似的事,说不定很多人都会这么去做。
投递员和轿车司机 路遇车祸主动上前帮忙
昨天上午,给姜新荣打了个电话,他刚送完报纸回来。
问他前天是不是救了个人,姜新荣挺惊讶的:“救人?我没救人啊?”
难道是找错人了?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了一遍,姜新荣这才恍然大悟:“这哪叫救人呐?就是搭了把手的小事情。不值得说。”
让姜新荣讲讲事情的经过,他说得轻描淡写,就像每天下班、买菜、回家、做饭一样,再普通不过了。
2月12日,那天下着小雨。中午,我送完报纸,骑车回发行站。
经过新浦路,看到高家里四岔路口这里,一辆拖拉机转向灯一闪一闪,正朝左边转弯,速度不快的。
这时候,一个年轻男子,撑着伞,正在过马路。可能是雨伞撑得太低了,遮住了视线,男子没看到有辆车转过来,被拖拉机撞了个正着。
年轻男子被撞倒了,重重地砸在了地上。我加快速度,骑车过去。拖拉机司机已经下车,扶起了受伤男子,把他的头枕在自己的手臂上。
男子20多岁,后脑勺、鼻子、手上都流血了。我叫了他几声,没反应,好像已经休克了。
我先打了“110”报警,但等交警和“120”来还要一段时间,受伤男子等不起了,得赶紧把他送到医院去。可是用拖拉机送,太慢了。
拖拉机司机提议,要不要去路上拦一辆车来,我赶紧起身,刚跑到马路边,还没来得及伸手,一辆黑色的小轿车就停在了我面前。
司机下车,是个中年男子,什么话都没问,就让我们赶紧把受伤男子抬到车上,先送医院。
我们三个一起抬起了受伤男子,可是车门一开,我有些犹豫了,因为这辆车簇簇新的,而且是辆高档车,受伤男子倒地后,衣服上沾满了污水和烂泥,身上还有血迹,我怕弄脏了他的车。
可轿车司机一点都不介意,还把车上的靠垫拿出来,给受伤男子垫着头。拖拉机司机挺不好意思的,让轿车司机先把受伤男子送到浦沿医院,这样路程短一点。
轿车司机也不怕麻烦,他认为人都被撞得不省人事了,小医院吃不消治的,要送就送大医院,路远又不要紧的,一脚油门的事。后来,受伤男子被送去了武警医院。
他们走了,我就呆在原地,帮忙看着拖拉机,等交警过来。
订户家门口捡到大红包 他拆都没拆直接塞回门缝
回家后,姜新荣根本没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只是跟老婆说,回家路上,看到了一起车祸,以后下雨天撑伞过马路,要小心。
车祸现场离浦沿发行站只有100多米,后来同事们都知道了姜新荣做了好事,事情就在单位里传开了。
姜新荣是浦沿本地人,今年47岁。去年10月底,他到了浦沿发行站,开始做投递员。每天早上4点上班,要给900多户人家送报纸,从不迟到。
同事们对他的评价就是好人:热心、善良,喜欢帮助别人。看到有同事抬不动报纸,第一个出手去帮忙的,肯定是姜新荣。
年初二送报纸,姜新荣在一户人家门口捡到一个红包,连拆都没拆,看都没看,就直接塞进了这户人家的门缝里。在走之前,跟保安打了个招呼。
后来保安联系了业主,原来那个红包里,有2800元现金。说到这件事,姜新荣更不愿多说了,还“笑话”记者,连这么件小事都要采访,而且事情已经过去这么久,实在有点大题小做了。
确实有些人看了看就走了 得好好谢谢主动停车的轿车司机
昨天下午,我们联系了拖拉机司机韩师傅。在车祸发生后,受伤男子被及时送到了武警医院。经医生检查,是颅底骨折。应该是倒地的时候,后脑勺撞在了地上,出现了短暂的昏迷。所幸送治及时,没有生命危险。
韩师傅说,当时情况紧急,也没要电话,希望记者代他好好谢谢姜新荣。
整个采访过程中,姜新荣说得最多的,就是谁碰上这种事情,都会停下来,去帮忙的。
但是他也承认,在车祸发生后,新浦路上,来来往往很多行人和汽车,大多是看了看,就远远地躲开了,也没其他车子停下来帮忙。所以要谢,就应该好好谢谢那位主动停车的黑色轿车司机。
我们询问了交警,得知轿车司机把伤者送到医院后,就走了,什么信息也没留下。
“别人怎么想,我管不了。我只知道,我是一个男人,看到有人受伤了,是一定要去帮忙的。”姜新荣说,虽然只是帮了个小忙,但那天一整天,他心里都挺高兴的。
就像姜新荣所说的那样,他确实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顶多算件好人好事。但现在,有太多莫须有的顾虑,冷却了我们原本热情善良的心。看到有人跌倒了,上前伸手去扶一把,真的有这么难吗?姜新荣告诉我们,其实一点都不难。
帮助了别人,快乐了自己,何乐而不为呢?(记者 黄轶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