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扶贫攻坚主战场:贫困乡村也是真实的中国
《瞭望》:聚焦扶贫攻坚主战场
这些年来,有不少人在说着中国崛起的故事。如一头巨象,而且在移动,人们摸到的往往是不全面的一部分。如一座大山,处在地质运动中,有人在节节升高的山峰上扬眉吐气,也有人在几近沉睡的山沟里佝偻前行。这一面,那一面,都是真实的中国;你一个,我一个,都是同一家园里的中国人。
或许人类史上没有哪个国家像今日中国这般复杂多面,只是有的舞台观者如云,有的场景黯淡无声。我们有时知道得太多,消费了大量“虚拟”的信息;我们有时知道得又太少,远离了真实的生活。
于是,在这个寒冷的冬天,热闹的春节前后,怀着温情,带着敬畏,《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分赴全国11个连片特困地区,深入贫困乡村,去寻找大山深处的中国。
六盘山区一位年轻人问北京来的本刊记者,搬出去是不是就能打电话?这一问超出预料,问出了咫尺之间人与人的距离可以到何种程度。这距离,不仅在于地理意义上,更在于心理,在于相互的认知隔离,在于俨如两个世界的想象空间。
乌蒙山区一位老人得知在外打工的子辈不愿回村后,半晌无言。这沉默倍显无奈,家里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但外面的世界依然更精彩。留守还是离开,满足抑或追逐,都是让人纠结的选项。
中国崛起的大故事,正是夹杂着这样无数有待解决的小命题。13亿人的总数,创造了全球第二的经济总量,而按中央决定的最新扶贫标准,对应的扶贫对象约有1.28亿;这一数量,就已算得上一个大国的人口,1亿多人的小命题,加起来是一个何等大的挑战。
每个群体的人自有他们的喜怒哀乐,外人的关注和感受未必准确。至于总有调查说,贫困人口的幸福感更强,便不知调查者自己是否挨过饿,上不起学,挤不上火车。很大程度上,贫穷是一种社会病,不只是关乎表象的衣食住行和直接的收入,更关系到提升境遇的能力,寻求幸福的机会,确保尊严的权利。这是一项国际共识。
在社会主义旗帜飘扬的大地上,在中国整体崛起的前提下,在国家扶贫新十年规划颁布的基础上,六盘山区等11个连片特困地区已被中央确定为新一轮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将得到特殊支持;其他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也将统筹推进。我们有理由期待,新阶段“脱贫致富”的战略蓝图能如期实现。(记者 汤耀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