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收养数百流浪汉致生活困窘 赊账行善屡遭质疑(3)
招来质疑 大善人还是黄世仁?
本月初媒体报道称,西安未央区百花村村民王小庚,因将39岁有些智障的流浪汉刘立旺留17年,刘回到湖北老家后将王小庚告上法庭,索要30万元劳务费。此事在社会上引起不小反响,更引起了公众对民间收养流浪汉行为的关注。
事实上,杨正海在当地多年收养流浪汉的举动,也引起过关注和质疑。招来质疑最多的,就是他带领流浪汉打杂工和上街乞讨。
“有人说,我带着他们出去搬沙扛砖,不给他们发工资,说我是‘黄世仁’,可给他钱他们会花吗?再说,一群精神有问题的人,能干多少活?”杨正海气呼呼说道,“还有上街卖艺挣钱,一天挣个百八十块,还不够养活他们的花销呢!”
杨正海坚持着自己是在做慈善的观点。“有人掉河里了,我伸手拉一把,而且还不要钱,这还错了吗?”他反问道。
他甚至估算了自己多年来收养流浪汉创造的价值。“别看他们活着的时候不值钱,可死了哪条命都值个几十万——我帮着他们找回家,家属们都拿着成千上万的钱酬谢,我都拒绝了,这么多年来,如果全部都收了,我现在该有上百万了吧。”
“有人说我因寂寞而养,有人说我为炫耀而养,有人说我为玩弄而养,有人说我为利润而养。可我却说,我是为人的善良而在坚持做,为让有感情、有感觉的人知道:人世间上除了虐待、遗弃,还有更多的爱……”在杨正海名为“穷人的博客”的个人博客中,他这样介绍自己的“慈善收养”。
坚持收养 拒将流浪汉交给民政部门
杨正海的坚持,并没有得到官方的认可和好评。
信阳市民政局社会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杨正海收留流浪汉的1999年开始,民政局就注意到了,并且相关人员还多次到杨正海处,与其协商,认为个人救助流浪汉能力有限,最好还是交给政府民政部门,由他们去救助,“但杨正海都拒绝了”。
该负责人还表示,虽然国家关于流浪人员的救助文件中写有“鼓励、支持个人和社会团体救助流浪人员”,但他个人认为,个人救助起码得具备条件、有实力,没实力还是让政府部门去做好。
就在记者采访前夕,民政部门又联系杨正海,希望能由民政部门救助流浪汉,并聘请他为流浪人员收养信息员,但双方未能达成一致。
之所以没有同意民政部门的做法,杨正海称,是因为这些流浪汉们大都精神有问题,难以说清自家的准确地址,民政部门未必能真的送到家,即便真送到家了,可能还会出来流浪,“那还不如在我这里,这是我的事业。不让我收养,是因为我(的事业)让政府脸上无光。”
2月16日上午,杨正海煮好了大锅面条后,让流浪汉们出来吃饭。狼吞虎咽后,思维还算清晰的“湖北”告诉记者,自己是出来打工被骗后才流浪的,“知道家在哪儿,不记得电话。”
虽然认为杨正海是好人,但“湖北”说:“也想回家,但没有盘缠。”坐在一边的杨正海插话打断说:“别听他的。他说不清老家具体地址,没法送他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