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广州地铁故障密集式偶发惹非议 被指解释随意推脱

2012年02月26日 13:57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别让“偶发故障”变成挥不去的“舆情阴影”

  近来与广州不可控的“大雾迷城”搅拌在一起的,是广州“无法解释”的地铁故障。广州地铁在回应“1月内频发11次故障”时,用了两个耐人寻味的关键词,一是将其形容为“不影响整体行车安全”的“偶发性故障”,二是作出了“无法解释”的公开回应。在过去,发祥自广州的网络流行语的生命力并不强,但这一次,广州地铁故障“密集式偶发”事件,创造了新的广州词汇。

  在这样一部大片中:上班途中,人心惶惶;网络舆论场上,各种怨言与调侃喧嚣不已,持续发酵。这并非虚构的细节,而是赤裸的现实。事件引发公众的强烈关注,影响所及已超越本地。在网上,公众发起民调,对广州地铁投了不信任票;眼光挑剔的广州本地媒体,在频发的地铁新闻中,也是一边倒的批判,态度鲜明,丝毫不留情面。在经过包括政协委员在内的本地意见领袖的推动下,这一公共事件更是被进一步扩散。现在,“偶发性故障”获得了暂时平息,但舆论场却留下了大面积的阴影,挥之不去。

  偶发的事件怎么产生了大面积的“舆情阴影”?广州地铁公司方面一定觉得不解,甚至委屈。但是把事件放在舆论传播矩阵上分析,就再清晰不过了,“当事方的遮蔽+舆论场的质疑”,这种组合一旦反复出现并且事件未获解释,就必然产生情绪发酵的“乘方效应”。在这种情况下,公众的“微词”,就有可能转化为“危机”,当前广州地铁正处于这种困境之中。

  这起事件的另一个独特性在于,乘客市民只能从地铁方面获得唯一的信息来源,加之媒体的调查受阻,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也未见及时介入。在处置进程中,广州地铁把核心信息源堵住,这时,社会情绪只能全部积压在一个点上。网民调侃说“人类再也无法阻止广州地铁出故障了”,同样,事件至此,广州地铁也已无法阻止舆论的围观与围攻。

  尽管地铁公司在故障处置中考量了很多细节,包括发放“迟到证”、向公众道歉、通过各种信息平台发布故障信息等,但也只是抓住了舆情的“皮毛”,而在事件核心环节的处置上则屡屡犯忌,比如,关键信息拒绝供给——故障原因一直未知、随意推脱式解释留下口舌——逻辑混乱的“密集式偶发故障”、展示不负责任的姿态——致命的“无法解释论”,不仅如此,广州地铁在安全告示上“自打嘴巴”,对事件进程中的民意走向也明显缺乏预判。

  以此来看,这一公共事件的任何负面结果都是在所难免的。广州地铁在所谓“偶发性故障”事件中对舆情传播规律的忽视,引来质疑陷入被动,实为咎由自取。要知道,“无法解释”与“无可奉告”一样可怕,让缺乏安全的社会感知绷紧神经;它与当下渴望信息公开的语境格格不入,与追寻真相的舆论界背道而驰,在舆情处置上更是一种倒退,必定受到诟病。

  当身处这样的公共事件,当事方要做的事情再清晰不过——全力调查,及时发布已掌握的核心信息;降低安全焦虑,提供清晰的解决方案;展开舆情收集与分析,为决策参考。同时注意不作推脱式的解释,展示真诚积极的姿态。在长达一个月的故障频发过程中,广州地铁多次错过了最佳危机处理的时机,不能不说是教训。

  小故障会引发大事故,众人微词,可化成危机。身处全媒体传播语境中的舆情变局中,如何正视问题,包容微词、冰释危机,仍需各方投入更多智慧考量。(暨南大学舆情研究中心副主任 麦尚文)

【编辑:肖媛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