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夫妻捐赠行为促建公益组织 原则另类坚持保己救人

2012年02月27日 10:06 来源:齐鲁晚报 参与互动(0)
夫妻捐赠行为促建公益组织原则另类坚持保己救人

  爱可以成为品牌

  青岛两个公益组织的启示

  到底该怎么学雷锋?如何让学雷锋活动常态化?

  在青岛,有这样两个公益组织给我们带来了启示:“微尘”已从8年前一对夫妻的捐款行为,发展成了一个公益品牌和基金;“蓝天救助队”去年参与了17起户外救援,而他们“保己救人,免责救人”的理念也让我们对学雷锋有了新的理解。

  良心引爆点

  陈敏现在是青岛红十字会“微尘办公室”的负责人,她说,“微尘”这个慈善品牌从无到有绝非红十字会单方面的贡献。

  故事的开头青岛人早已耳熟能详。2004年印度洋海啸,一对中年夫妇走进青岛市红十字会,掏出5万元现金,说要向海啸灾区捐款。工作人员在开具捐款收据时,他们说,自己很平凡,做的事也很微小,就像一粒尘埃。如果非要留下什么名字,就写上“微尘”好啦。

  工作人员这才想起“微尘”的名字多次在捐款记录中出现:这对夫妇曾为新疆地震灾区捐款5000元,为抗击非典捐款1万元,还多次救助贫困患病儿童和孤儿,署名都是“微尘”。

  “微尘”是谁?“微尘”在哪里?经由媒体的宣传,一时间大家都在寻找。

  “这成了一个引爆点,引爆了人们内心的那种善良。”陈敏说,事情的发展超乎想象,“爱心像多米诺骨牌,一个一个地传给别人。”

  “微尘”没找到,众多“微尘”出现了。很多市民以“微尘”的名义去红十字会捐款,光是为印度洋海啸的募捐,署名“微尘”或匿名向红十字会捐款的就超过了个人捐款总额的一半。

  “微尘”成为公共话题,市民开始建议设计微尘标识,注册微尘商标,保护“微尘”这个公益品牌。于是有了“微尘”,之后又有了微尘基金。

  就当是生活的一部分

  “‘微尘’不在于捐款的数额大小,它不见得救人于水火,只是在人需要的时候,让人感受到温暖。”陈敏觉得,“募集到多少钱不是最终目的,重要的是爱心能传递多远。”

  每一笔捐款背后都有一个特别的故事。有一个农村老太太衣着简朴,第一次到红十字会甚至还不会坐电梯,但却极尽节俭,把省下来的钱一笔笔地捐了出来。

  李大姐几乎每一次都出现在红十字会捐款的队伍里,“只要是我在新闻上看到哪里又遇到灾难,哪里又出事了,我就坐不住,总想捐点钱。”她说年轻时就浸染着“学习雷锋”、“为人民服务”的理念,那时虽没有微尘,也没有人呼吁博爱,但大家都愿意无私地提供帮助,她只是把这种观念一直延续到了现在的生活中。

  陈敏为本报记者提供了多个电话,但几乎所有的“微尘”都不愿抛头露面接受采访。“小小微尘”说,她自己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情,“红十字会就在我家附近,有时我出去散步,碰巧走到它楼下了,想起来了,刚好我身上有钱,我就上去捐个款,三五百元不等,没有就算了,这就像在山上散步碰巧扶老人一把。”

  “小小微尘”希望越来越多的人有这样的习惯,就当是生活的一部分,“这样做得多了,对个人的幸福感也是种提升。”

  “保己救人,免责救人”

  “陈光标一捐就几百万,我可能只能贡献一下自己的体力。”李延照觉得这在道德上没有什么高低之分。

  与“微尘”的理念相通,李延照在青岛有一支蓝天救援队,队员们在工作之余免费做户外救援。在青岛去年的36起户外事故中,李延照和他的队员出动了17次。

  “我们有八个字的原则,保己救人,免责救人。”李延照相当理性,他极力劝阻队员奋不顾身的道德冲动,“有队员问我,如果有人被困崖下,山崖有块大石头摇摇欲坠,如果去救人,石头很可能就掉下去,施救者和被救者都没有生还的可能,那还要不要去救?我坚决回答他:‘不救。’”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纠纷,李延照甚至要求队员每次救人时都要取证,拍照录像,做好免责。

  如此瞻前顾后似乎违背了“见义勇为”的道德内涵,但李延照一直在想方设法用技术和专业来化解救与不救的道德两难。他让每个队员都不断加强搜救本领,做好安全保护,用自己的专业性去化解险情,“到现在,我们还没有遇到不救的情况,也没遇到救不下来或人员伤亡的情况。”

  蓝天救援队从不主动招募队员,有人热情满满地找到李延照,请求加入,李延照并不答应,“我们需要的是热情、技能和体能,没有技能,没有体能,去了插不上手,干不了一天就累趴下了,谈何救人。”

  有位63岁的老太太在山上摔断了腿,天下着大雨,山崖陡峭,李延照和队员们用担架把她送下山。获救者家属问队员该给多少钱,队员们说不要钱,对方一愣。

  队员们乐在其中,他们早已为获救者准备了程式化的告别语:“我们不需要回报,只需要你一个承诺,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你也能像我们这样无私地帮助他(她)。”

  李延照说:“等老了,坐在村头的小马扎上,晒着太阳,说自己年轻时救了多少多少人,该多幸福,那就是最好的回报。”(记者 龚海 姜萌)

【编辑:肖媛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