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学相声 “洋学生”爱上中国式幽默
中新社天津2月29日电 题:在天津学相声 “洋学生”爱上中国式幽默
作者 林果
“大家好,我叫陆梦生,是刚从美国进口到中国的留学生。”22岁的美国姑娘陆梦生每次和搭档说相声的时候,都要一板一眼地加上这句逗趣话。
7个月前,陆梦生通过孔子学院项目来到天津南开大学学习。由于痴迷中国传统文化,相声、快板成了她的“绝活儿”。在首届“感知天津”外国留学生说汉语展才艺大赛上,这位美国姑娘摘得金奖。
“虽然有些语言我还不能完全理解,可是我觉得说相声很有意思。”凭着天生的韵律感和一股好学的劲儿,陆梦生很快进入了“角色”。去年12月,陆梦生第一次登台演出,她和搭档张璐表演的《反正话》视频,被网友传到互联网上,获得了颇高的点击率。这位身着宝蓝色唐装、皮肤黝黑、能说相声的美国女孩,亦渐渐被大家熟悉。
陆梦生告诉记者,初次表演时她非常紧张,每当听到台下观众的笑声,她都以为自己说错了台词。“中国式幽默比较含蓄,‘包袱’都躲在语言后面,需要你去细细体会,这与直接明了的美国式幽默有很大不同。”
在天津,像陆梦生一样喜欢说相声的外国人并不鲜见。来自尼日利亚的兄弟王海洋、王飞龙,近日正盘算着“拜师学艺”。初到天津,一次偶然的机会,兄弟两人参加了群口相声《五官争功》的表演。正是这次邂逅,让两兄弟爱上了中国相声。
“学好相声,不仅要理解汉语的真正意思,还要领会其中的幽默。”为此,这对非洲兄弟处处留意从生活中撷取灵感,常常会在公交车上小声模仿天津人说话,因为地方方言出现在相声表演中很“逗乐儿”。此外,他们还经常看小品、读诗词、听中文歌,希望藉此丰富自己的相声表演。
“学相声,不仅可以锻炼与人交往、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还可以陶冶性情,让自己变得更豁达、乐观、幽默。”哥哥王海洋说,相声已经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
“我想成为第二个‘大山’。”弟弟王飞龙腼腆地对记者说,他希望多学几段相声,多点演出机会;不仅要在中国演出,还要到尼日利亚演出,把这种“中国式幽默”介绍到自己国家。
王海洋、王飞龙的汉语老师浦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外国人想说好汉语,学相声是个捷径。这里面涉及到的地方方言、俚语、成语等的表达方式很多,比较口语化,同时也很有艺术性。学习相声不仅可以帮助外国人提高汉语水平,还能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