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行乞助人引质疑 自称要钱没用开心就好(图)(2)
“会让更多人知道我,一起帮助人”
据2月24日的《齐鲁晚报》:他做生意赔本后轻生,被好心人搭救,从此走上了“爱心乞讨”的道路,他已去过全国许多城市。据他介绍,每到一个地方,他都会把乞讨获得的钱财捐给贫困学子和困难家庭,目前他已捐出5万多元。
话里话外的,居无定所、有上顿没下顿的王志友活着的唯一目的似乎就是献爱心,他甚至给自己划定了一条底线:做义丐就不能打工。他反复解释了许久,才终于让人明白:在他看来,对于没有一技之长的他来说,只有乞讨才能支撑他奉献爱心的梦想。而他梦想的舞台是全中国,他说:打工会束缚他,即便是做好事也只有身边的几个人知道,而他做义丐,会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他希望有一天能感动中国。
他屡屡提到那个与他乞丐身份反差极大的词——公益。他对公益的理解就是:帮助人,然后联合大家一起帮助人。
就在记者试图循着他的记忆帮着他捋顺人生经历时,他突然就跪下了,“咚咚咚”地就在水泥地上磕了三个头,哭着说:“要是没有阿姨,我早就死了,是阿姨替我死了。 ”
在他痛哭流涕中的叙述里,他27岁那年因为卖假烟被抓,放出来之后他等着火车在他身上一碾而过时,一位阿姨把他推开了,他活下来了,而这位阿姨却死了。从那以后,他开始了流浪生活。王志友第一站到了哈尔滨,他得知了一个父母都是残疾人士的孩子没有钱交学杂费可能失学的事,于是他就想帮帮这个孩子,而那时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乞讨。
王志友说大概乞讨了5天,要到了10块多钱,全都是硬币。在王志友的记忆里,那个孩子后来在媒体上看到了他行乞助人的消息后还找到过他,“那孩子说,这么多年了你咋还这么过呢,叔你回来吧,我现在都有了好工作,回来我养你……”说着说着,王志友的眼泪又掉了下来。
如果说那位阿姨给了他新生,那么这次的偶遇让王志友找到了活着的理由。
“大额捐款都是在媒体的帮助下完成的”
据2009年8月8日的《大庆晚报》:王志友在哈尔滨中央大街上闲逛时,看到了小宪斌的母亲在那里跪地乞讨。王志友得知,小宪斌是齐齐哈尔市克山县人,得了白血病,父母为了给孩子治病已欠债数万元。 2008年10月,王志友来到大庆,从此开始了义务乞讨生涯。
在大庆的时候是王志友第一次接触媒体,从那以后王志友的脚步总算是有迹可循了,关于他自己的报道他攒了一塑料口袋,也给自己的行乞献爱心活动找到了一个可以支持的对象,“很多次我都是主动找到当地的媒体,因为媒体比我自己有力量的多。 ”王志友很坦白,“我那些大额的资助款都是在媒体的帮助下完成的。”他很突兀地用了一个词“双赢”。
王志友说自己知道小宪斌的事儿后就跑到医院,看到了正在接受化疗的小宪斌,然后掏空口袋留下了十几元钱。可是当他回到中央大街上时,正看到几名城市管理者在驱赶小宪斌的母亲,还要收缴她乞讨所得的捐款。他当时就冲了过去,护住小宪斌的母亲,然后大声说:“我一定帮你们筹到一万元。 ”那几个人一看围过来的人多了就走了。
因为《大庆晚报》报道过小宪斌的事情,所以王志友就去了大庆,“我就是想那里的人都知道这事,应该好讨一些。 ”结果,他在大庆的街头一呆就是4个月,“整个大庆估计没几个没见过我的了。 ”一百多天下来,他乞讨到了爱心款2000多元。“后来是一位看到了媒体报道的大姐让我去她公司募捐,没想到一下子筹到了6000多元。 ”曾经有人质疑这笔钱不该算是王志友的乞讨所得,但是没有他的这个基本上违背常理的举动也就不存在这笔钱了。
因为离与小宪斌家约定的一万元还差1500元,2009年2月,王志友又乞讨到了长春。当地媒体对于他的事儿也轮番进行了报道。“大概在长春乞讨了两个月,终于凑足了一万元。 ”
他晚上就睡在没完工的工地里,裹着装水泥的牛皮纸袋和编织袋就那么也能睡着。白天跪着乞讨,下面就垫个破袋子,寒气一直透到骨头里,跪一会身子就冻僵了。“孩子最后还是走了,虽然没能救他的命但是我很开心。”他总结了一句。他这话没别的意思,只是因为他所掌握词汇不多,大概觉得只有“开心”这个词最能表达他的心情,所以反复地说。
虽然无法理解他这种自身难保情况下的开心,但是听着也觉得有一丝暖意在心中酝酿。
“一个连报纸都看不全的人不会在意质疑”
据2009年6月3日的《新文化报》:“以前遇到乞讨的,我也怀疑是骗人。大家怀疑我,我理解……”王志友说。在大庆,有人把钱扔到面前说:“骗就骗吧,就当给你买烧纸了!”如今提到这句话,王志友眼圈还发红。
除了哭的时候之外,王志友基本上面无表情,但是一提到他的妈妈,他就不时地露出笑容。“妈妈已经不在了,爸爸也不在了。”一滴眼泪从脸颊流下,他抿了抿嘴把眼泪吃掉了。“怎么骂我都行,但是请不要骂我妈妈。 ”王志友说每次乞讨的时候他都会重复地说几遍这句话。
他是个弃婴,是当时已经有了两个孩子的养父母把他养大的。直到十八岁的时候他才知道那么疼爱他的父母并不是他的亲生父母,因为那天是他的亲生母亲来认他。知道了隐情后,生母马上被他毫不留情地撵走了,“不要再来打扰我们的生活。”
他说自己靠乞讨助人这十几年来,多数人都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来围观他,顶多是私底下埋汰他几句,真正对他恶语相向的人很少很少。“我理解大家的怀疑,但是只要围观一下也是对我的支持。 ”
至于他的事情见诸媒体之后引发的诸多评论质疑,他说自己一份报纸都读不完的人不会在意那些。
虽然他屡次说自己的记性很差,但是却能牢牢记住有谁在什么地方帮助过他。而这些帮助不过是一个馒头、一瓶水或者一个鸡蛋。他流浪过了十来个省市,印象最深的城市是合肥,“这么多年,我有房子住时间最长的就是在合肥,住了几个月。”那只是一个好心人提供给他的破旧的车棚子,但是可以为他并不强健的身体遮风挡雨。
“我是顶着笑骂声一路走过来的。”但是随着他在媒体曝光的频繁,“人们现在也渐渐接纳我了。 ”
他希望沈阳人能够提供给他一个栖身的地方,让他安心帮小俏一家乞讨,“能挡雨就行。 ”(辽沈晚报 主任记者 李振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