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清明代理扫墓遭遇“零成交”(2)
各方说法
无法亲自前往,请人代扫没什么不好
对于“代理扫墓”这一业务,市民的看法如何?
昨天中午,记者在南山陵园碰到一对年轻人,男方是个外国小伙,女方是个杭州姑娘,她自称多年前就已经随母亲移民去了加拿大。
这位罗小姐说,她的父母都是杭州人,父亲在她年幼时因病去世,和爷爷奶奶一起,全都葬在南山公墓。而母亲为开拓事业,带着她移民去了加拿大,很少回杭州。
这次罗小姐和未婚夫一起回杭州,主要是来为父亲和爷爷奶奶扫墓的,顺便也陪着未婚夫好好游一游西湖。
对于代理扫墓,罗小姐认为这种方式可以接受。她说:“我差不多两年回来一次,每到过年、中秋、清明这些传统节日时,都很想给父亲和爷爷奶奶献束花。如果有专门从事这类业务的代理公司,可以以亲人的名义送花、扫墓,那是挺好的一件事。一方面可以了却一桩牵挂,另一方面也对亲人表示了一种尊重。”
有一些网友和罗小姐的观点相同。他们的看法是,现代人工作压力大,应酬又多。虽然清明已成为法定假日,但是还是会有人因这样那样的原因,很难抽出时间去扫墓。请人代为祭扫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至少表达了后人对先人的一份哀思,虽然这份哀思不能由后人亲身送达墓前。
扫墓是表达亲情,必须亲力亲为
记者注意到,网上有人进行了小范围的调查,投票的数据是:总共有145人参与投票,其中支持的人数为5人(占3.4%),不支持的人数为131人(占90.3%),说不清的人数为4人(占2.8%),不关心的人数为5人(占3.4%)。
从调查数据来看,赞同代理扫墓的人只占极少数,而不赞成的人占了绝大多数。
昨天,记者在南山公墓还遇到这样一家人,是一对中年夫妇,带着新婚不久的儿子和媳妇在扫墓。他们对代理扫墓的看法是,无法接受。
父亲陈先生说,扫墓,不仅是对祖先尊敬的一种表现,更是寄托了对祖先的思念。这种情感,完全是亲人之间才会产生的。让代理公司来替你扫墓,一个外人在坟前磕头、敬香,何来尊敬和思念呢?
陈先生的儿子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说,每次来扫墓,一家人围在墓前,就像以前的爷爷奶奶还在世时,一家人聚在一起一样。虽然不能和地下的祖辈直接对话,但是心里会想很多很多。在墓碑前静坐一会儿,感觉就是在与爷爷奶奶作无言的交流。这是其他人无法代替的,必须亲力亲为。
记者手记
请勿亵渎清明扫墓
清明扫墓,就像很多中国传统节日一样,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孝道和家庭观念的一个节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追思与怀念。
而如今,代理扫墓的悄然兴起,说明其有一定的市场,也是当今社会市场经济的产物。
假设一下,如果有一个人,因为身在外地或者工作繁忙,无法亲力亲为,在墓前表达自己的情感。那么,请人代为清扫一下墓地,献上几束鲜花,也未尝不可。
通过视频或照片,看到先人坟前的杂草清了,树木葱郁,碑字如新,这何尝不是一种安慰。而我们也不能去苛求委托人的不到场,毕竟他有自己的苦衷,也心怀对先人的寄挂。
但是,伴随代理扫墓现象而生的,也有一些古怪的表现,比如哭坟等等。甚至明码论价,流一串泪300元,磕一个头500元,放声“哭爹”、“喊妈”的给800元。
这样服务,显然是对亲情和传统文化的伤害和亵渎。而这类服务内容,竟为有些委托人所看重,甚至存了讲排场充门面的心思,搞出种种花样。
你花一千,他花一万,看谁搞得动静大。有人说,这是在糊弄逝去的亲人。其实亲人已逝,什么都不知道。这是委托人自己在糊弄自己。
扫墓,已经不是亲人间情感的真挚表达,而是一场掺杂了虚假表演的闹剧,是对孝道的曲解亵渎。
有媒体报道,有代理公司的服务人员“为获得丰厚的报酬,‘老手们’不到10秒钟,眼泪就能不断往下掉!”这不是表演是什么?
正如受访者陈先生所说,扫墓,不仅是对祖先的尊敬,更是对祖先的思念。亲人间的感情表达,是不能用金钱和表演来代替的。
请不要用这种流于形式,偏离传统文化本意的代扫方式,去打扰另一个世界的亲人了。(记者 包敦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