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领签证成偷渡务工新门路 黑中介幕后赚暴利
黑中介成偷渡务工幕后推手
——骗领签证非法出境务工现象调查
随着我国护照政策和日、韩及欧美国家签证政策逐步放开,假冒商务人员、留学生等骗领出国签证,并偷渡出国务工成为非法出境“打黑工”者的新手段。一些非法中介通过伪造学历、身份证等方式骗领签证并赚取巨额利润。
骗领签证成偷渡新“门路”
青岛机场边检站在春节过后至今查获6起偷渡案,其中5起是通过非法中介骗领签证并试图非法出境“打黑工”,而且这5起偷渡案的时间间隔不超过10天。
青岛机场边检站女子旅检科科长解晓燕介绍,过去查处的大都是通过伪造签证偷渡出境,近两年骗领签证成为航空口岸偷渡出境务工的主要手段,其中骗领留学和商务签证居多。20多岁的年轻人多假冒留学生身份,年龄大的就假冒商务考察人员。
“他们是通过假文凭或假工作证件申请的签证,但签证都是真实的。因此,边检警官一般通过询问个人经历、学校和公司信息等方式查验出境旅客身份,对有疑点的旅客进一步检查询问,防止非法偷渡出境。”解晓燕说。
青岛边检部门近日查获一起骗领签证偷渡案,一男一女凭商务签证通过机场出境检查,女子在排队时显得较紧张。“我注意到她有些怪异,在边境检查时便问她在公司几年了,从事什么工作等信息。当问到公司名时,她先是愣了一下,然后感觉像背诵一样斜着眼睛说了一遍。后来她说公司从事红酒进口,但说最贵的一瓶红酒才三四百元人民币,这引起了我们的怀疑。经进一步询问,她交代是通过非法中介办了商务签证,准备出国务工。”当时执勤的边检民警告诉记者。
青岛机场边检站民警王玉芬介绍,近年来,青岛边检机关查获的偷渡者目的均是出国打工挣钱,而且对骗领签证是违法行为没有认识。“我们讯问过程中,涉嫌偷渡人员都认为他们找了中介,出了几万元钱,签证又是真的,所以没有意识到他们的行为是违法的。”王玉芬说,“其实,他们在利用假证件申领签证的时候就已经触犯了法律,使用骗领签证出境也是一种偷渡行为。”
非法中介成对外劳务合作市场“毒瘤”
青岛边防部门统计发现,近两年查获的偷渡出境务工人数呈现上升趋势,特别是每年3月至5月为高峰期。边检机关分析认为,出国务工市场中的非法中介和巨额非法利润是偷渡务工幕后的最大推手。
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出国务工市场中存在一些非法中介,有些是没有任何手续的非法中介,有些是企业私自扩大业务范围,利用企业本身的资源为出国务工者办理偷渡手续。非法中介利用出国务工者文化层次较低、不了解出国务工正规渠道,通过夸大境外劳务工资、保证出国务工迅速致富等手段,拉拢“客户”和骗取信任。
记者在青岛一郊区劳务市场信息栏看到,这里不仅有当地的缺工信息,还有一些出国务工广告。记者采访的一位中介说:“没有特殊劳动技能、不会英语也能出国,建议去澳大利亚,手续费103000元。”
青岛机场边检站情报科副科长常孝威介绍,每个非法中介背后都有一个完整的灰色链条,因中介大小而异。“有些专门负责宣传、招揽客户,有些专门负责造假公章,有些负责造假学历,有些联系公司出具假工作证明,有些则负责在国外接应。申请商务或留学签证一般需要5种至6种证明或材料,他们都是分工配合,拿到钱后再由这一灰色链条分赃。”他说。
根据一些被查获的意欲偷渡出国务工者向公安机关交代,目前非法中介办理至韩国的偷渡手续要5万元至6万元,日本7万元至8万元,欧美国家则至少需要十几万元。非法中介在每个“客户”身上至少能赚2万元至3万元。
亟待建立打击非法中介长效机制
出国务工市场的非法中介“毒瘤”不仅让普通劳动者上当受骗,蒙受经济损失,非法务工更影响了我国的对外形象。记者采访中,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我国亟待在对外劳务合作市场上建立打击整治非法中介的长效机制。
首先,应加强对出国务工正规渠道的宣传引导,让欲出国务工者明白如何通过合法途径办理手续。在福建、东北和山东等出国务工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要做到宣传入村、入户,讲解非法偷渡的危害,避免更多的人上当受骗。
目前,我国主要依靠商务、工商等政府部门的规章制度管理出国劳务中介市场,这样对非法中介的诈骗行为打击力度不足。
部分具备资格的外派劳务企业反映,国家或地方政府组织专项整治行动能使非法中介得到有效遏制,但过一段时间又会反弹。主要原因是非法中介的打击管理涉及公安、工商和商务等多个部门,单一行政部门无法完成整治行动。因此,建议国家成立或指定专门机构执行即将出台的法律规范,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确保出国中介市场的健康发展。
此外,商务部、公安部等已联合出台规定,要求县级和县级以上政府成立对外劳务合作服务平台,统一招收出境劳务人员,即使具备资格的外派劳务企业也不能再招收劳务人员,只负责办理出国手续等。各级地方政府应切实执行规定,尽快建立并发挥好服务平台职能,不给非法中介留下生存空间。(记者 张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