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成工漂一族 跳槽频率高对工作挑剔
与其说是工作,不如说是漂泊——工漂,喜忧参半的选择
核心提示:以80后、90后为主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就业的高流动性与短工化,渐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被称为工漂的这一现象,也折射出用工荒背后的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等一系列问题,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现状 招来700人,走了500人
不久前的一天凌晨,满载700多名河南杞县赴德清务工人员的大巴抵达德清千秋广场。这是该县为应对用工荒,由县领导亲自带队远赴河南招来的。
事隔一个星期,令德清县有关部门始料未及的是,分赴各企业后,这批务工人员出现大规模的择业流动。据初步统计,其中近3成在县内各企业实现就业,7成以上人员选择离开企业返回老家,或赴周边其他地区继续务工。
“那天凌晨他们到达后,一下子就给我们企业送来了300人。”浙江泰普森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王小奇表示,“但没过几天,就走了大半,估计还有四五十人留在企业。”王小奇认为,可能去河南招工时,双方在待遇、薪酬等方面没有准确的对接,结果这些务工人员到实地一体验,心里落差较大,就选择离开。
浙江天堂实业有限公司的情况也很类似。“当天来了126人,过了一周,就走掉不少,现在大概还有30来人。”人事部经理杜炜有点发愁,“本来我们对这次去河南杞县招聘的期望很大,招来这么多人,觉得不虚此行。而现在只好另想办法解决。”
记者了解,选择离开的务工人员中,大多数是80后、90后。因用工短缺,德清金银岛大酒店这次也专门赴杞县招人,要了14名90后年轻人,但这些90后只在他们租的住处住了一晚,第二天就走了,连酒店的门都没有进。
“他们嫌工资低,在这里做一开始只有每月2000元左右,想赚更高的工资。”这样的结果,让金银岛大酒店人力资源部总监谢春花对记者说:“其实,我们是五星级酒店,月收入起步低,但只要好好干,还是很有前途的。真不知道这批90后为什么这样没耐心?”
“我很理解他们的选择。”也是河南人的90后陈忠,在德清开发区一家服装厂打工。这是他的第5份工作。他16岁就出来打工,当过服装厂车工,厨房跑菜员,还到慈溪一家电子厂工作过。后来觉得理发好,就去广东学理发,也没有学成,最后选择到德清的服装企业工作。
“为什么频繁换工作?”“趁年轻多见见世面。”陈忠笑了笑,“家里人也经常说我,老是换来换去,但我有时想尝试一下新工作,有时对企业的某些做法看不惯,不愿意太委屈自己,就换工作了。”
解读 父辈为生计,今朝为喜好
新生代农民工为何工漂?
专家分析,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80后、90后新生代农民工不满足于单调的工作生活,更注重追求生活品质,将自己的兴趣、爱好放在择业首位。
杭州余杭区乔司街道最近举行春季人力资源招聘会,辖区87家企业摆开阵势,广纳人才。但让主办方意想不到的是,招聘会冷冷清清,推出5500个岗位,达成就业意向的只有360多个。
杭州聚丰制衣公司办公室郭主任说:“现在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用工荒,而最难招的是熟练工。尽管企业为员工改善吃住条件,工资提高20%,最高可达每月8000元,但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更在乎工作、生活的舒适度。”
来自湖南的沈小利和5位小姐妹一起来求职,都是90后。在招聘现场,她们咨询的前几个问题都是:有没有双休日?宿舍内有没有配电脑?文化活动、旅游活动多不多?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曾专门针对新生代农民工择业作过一项调查,覆盖浙江、安徽、江苏、广东、贵州、河南、四川7省,共发放问卷6000份,回收有效问卷5547份。126位调查组成员深入各地,与新生代农民工面对面访谈。
结果显示,51.36%的新生代农民工拥有高中(含职业教育)以上学历,学历较老一代明显提升。52.43%的新生代农民工对未来发展有信心,对工作的选择从以经济为主向以发展前景为主转移。他们大多没有务农经历,家庭生活压力小,凭兴趣选工作,吃苦耐劳精神下降,对工作挑剔,希望从事工作轻松、地位高、有趣的岗位,所以跳槽频率高。
调查表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流动频率是老一代的近6倍。被调查的新生代农民工中,从事最长一份工作的时间不足一年者,占调查总数35.75%。结果,频繁的跳槽,使这些新生代农民工经常处于熟悉工作岗位的过程中,难以有效地积累工作经验,无法成为熟练工并得到加薪。
中国社科院劳动与人力资本研究室有关负责人认为,新生代农民工流动性高,除他们受教育程度较高、职业期望值比父辈高外,还与当前劳动力资源越来越短缺有关,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时有了更多的选择,导致更换工作的频率加快。
企盼 工漂不再漂,包容留人心
记者采访发现,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生长在城市,从小受宠爱,没有干过农活,也不想回到农村,但因种种原因,又很难在务工的城市落地生根。
浙大公共管理学院的调查显示,有60.12%的新生代农民工“想要成为城市中的一员”或“已经成为城市中的一员”。 但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合,存在收入、保障、身份及公共服务等四大现实困境。
专家认为,一些新生代农民工之所以打短工,是因为在他们看来,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太难了。很多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较高,职业期望值比父辈高,而现实状况是,农民工的实际工作强度较大,与期望值存在巨大落差,工作之余精神文化生活单调,提升职业地位呈现“水平化”,缺乏上升的空间与机会,严格的户籍制度和高昂的生活成本阻碍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成为市民。于是,许多人选择频繁跳槽、换岗,以寻找更好的机会。
“要让新生代农民工不再漂,真正融入城市,关键是城市要包容。”余杭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总工会主席杜坚强说。城市包容的涉及面很广,包括居住环境、社会认同度等,当务之急是要规范就业环境,提高劳动者收入,并促进住房保障、教育、文化等各类公共资源的公平分配。
余杭也曾饱受用工荒、技工荒的困扰。但今年2月,余杭区就流动人口节后返城情况也做过调查,发现流动人口回流的比例,比去年有大幅度提升。“农民工喜欢到余杭工作,重要原因是近年来余杭企业用工环境不断改善,同时我们还加大培训力度,使很多新生代农民工有了一技之长,收入也随之增加,自然就不想漂了。”
来自河南焦作的李宝盛,已在余杭今胜集团工作1年多,去年通过劳动竞赛获得中级职称,收入明显提高。“我已把老婆和一些亲戚也叫过来工作。因为我觉得这里的企业很重视员工的培养,收入稳定,有盼头。”李宝盛说。
改变工余生活的单调,也成为许多新生代农民工的期待。“我想,只要能快乐工作、快乐生活,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其实并不想漂。”陈婷婷是安徽宿州人,1992年生,目前在安泰(德清)时装有限公司当检验员。陈婷婷家人和亲戚共有12人在这家企业上班。她曾当过幼儿园老师,但到了这家企业后,就不愿再跳了,“因为这里鼓励我们参加街舞、拉丁舞俱乐部等文化娱乐活动,大家在一起玩得很开心”。
来自安徽淮北的90后喻飞燕,是第二次进公司工作。上一次,因为贪玩,她辞职跑到天津一家服装厂打工,结果在那里经常加班,吃不消,最后还是选择回德清工作。“我们年轻人一开始是不够稳重,但通过比较,发现这里工作生活真好,自然也就会稳下心来。”喻飞燕兴奋地告诉记者,“我参加公司的叠人塔演出,今年还要去西班牙表演呢。”
业内人士也提醒新生代农民,当前的用工荒,意味着劳动力市场向卖方转变,新生代农民工不仅要抓住机会,还应学习父辈认真、负责和踏实的就业态度,找准定位改变命运。
专家点评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姚先国: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的农民工是特别需要社会关怀和关注的特殊群体。新生代农民工学历高,对工作待遇要求也高,生活方式也更加城市化,更愿意融入城市。要减少工漂、解决用工荒,就必须整合现有的各种社会资源来整体推动。要创造良好的社会化农民工服务平台,让他们有渠道、有空间、有条件融入社会,和企业一起成长,与社会一起进步,在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也能分享发展成果,过体面的生活。(记者 金毅 通讯员 范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