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最美环卫工”做好事没奖状求表彰引争议(图)

2012年04月24日 09:21 来源:中国江苏网 参与互动(0)
讨荣誉证
讨荣誉证

  “最美环卫工”没有官方证书

  自己在献了多次“爱心”后未获官方肯定,“连一本荣誉证书也没有见到”。

  昨天,南京一家网站进行了一项调查,内容是《南京“最美环卫工”沈现台讨要荣誉证书,你怎么看?》

  事情的起因,是当事人,也就是被媒体冠以“最美环卫工”称号的沈现台,向媒体叫屈,讨要荣誉证书。据悉,沈现台给该网站编辑发了一条短信,内容是:“你们媒体肯定了我们的事迹,可没有任何政府、单位承认我们,不要谈什么奖金,连一本荣誉证书也没有见到,还从何谈得起‘最美环卫工人’。那不是一句空话吗?我们还不如一个掏沟婆。让我们如何继续发扬我们的成绩?”

  现年48岁的沈现台是外地来宁务工人员,目前在南京市玄武区当环卫工人,已经从事8年保洁工作。记者了解到,2011年到2012年,沈现台先后给月月、东大学生姚函捐款,共捐了1600元钱。而沈现台和他的妻子(也在玄武区当环卫工人),两个人每月的收入只有2000元左右。

  要荣誉是因为心理不太平衡

  难道沈现台当时捐钱时,就是为了一张荣誉证书?或者他是否遇到生活上的困难了?带着种种疑问,记者立即与老沈电话联系。

  昨天下午,记者电话联系了正在路上保洁的沈现台。老沈告诉记者,他“讨要荣誉证书”一事属实,原因是他“最近心理不太平衡”。“有人笑话我们,说我们夫妻俩光做好事,也没有得到什么荣誉称号,这样的好事做得没有意义。”沈现台认为,仅媒体将他们夫妻二人评为“最美环卫工人”,“太虚!”如果能有相关单位给他们颁发一纸证书,“才显得名正言顺!”

  记者随即又问:“你觉得做好事的意义是什么?”沈现台在电话里犹豫了一下,然后答道:“我觉得,帮助别人应该是快乐的吧,因为我们平时也经常得到别人的帮助。”

  之后的交谈中,记者问沈现台:“如果这次还是没有单位给你发荣誉证书,你以后还做不做好事了?”沈现台表示:“还会继续做的。”

  发荣誉证

  很难吗?

  高情操,发证书又何妨?

  沈现台“做好事讨要荣誉证书”的事,昨天也引起了一些网友“围观”。一名网友表示,理解沈现台的做法:“有关部门发一个证书有多难呢?既然他这么想要,就给他发一个吧。”

  市民陈女士表示:“既然沈师傅拿着如此微薄的工资,还有如此高的情操,那有关部门、或者他所在的单位,就给他发一个荣誉证书又有何妨?毕竟大家的愿望,都是希望这个世界多一点温暖,多一份关爱。”

  不过也有网友对老沈的行为很不赞成。网友“冷静思考”称:“如果他做好事时原本就是有其他的目的,那他就不是做好事,是在做一种交换、交易。”

  做了好事之后讨要荣誉证书,这样的行为如何理解?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的周教授表示,过往我们的教育,都是号召人们做好事不留名。可事实上,随着社会物质和精神文明的飞速发展,导致了不少人对做好事的看法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环卫工人沈现台讨要荣誉证书的事,也是从侧面证明了这点。“他只是要一个证明,证明他是一个好人,有什么不能满足的呢?”

  环卫所承诺会发荣誉证

  作为一直关注此事、多次组织过媒体报道沈现台善举的人,南京市城管局办公室丁主任昨天下午在接受江南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老沈的行为的确值得鼓励。“我们当时就是因为对他的行为充分肯定并且积极倡导,才会组织媒体报道这事。”他同时表示:“一个人做好事,应该是当事人自己内心向善的一种本能行为,不应该掺杂其他的想法在里面,否则很容易让人怀疑他当初做好事时的初衷。”

  另一位曾经跟踪过沈现台做好事一事的南京媒体记者昨天告诉记者:“我个人对老沈捐款、做好事的行为,是有保留看法的。”该同行说,当时沈现台给月月捐款时,第一天就捐了1000元,本地媒体争相报道。结果,捐款仪式结束后,老沈说,“他明天还要再捐600元。”虽然第二天,他被大家劝住了,但他的行为引起质疑,他这样超出自己实际能力的捐款行为,背后有没有其他的目的?

  对此,南京市玄武区环卫所的范所长表示:“我们会考虑老沈的情况,到时候会给他发一个相关的荣誉证书。”

  记者点睛

  颁发“荣誉证书”制度要先行

  因为两次捐款而被称作“南京最美环卫工人”的沈现台,很郁闷!因为他在苦等迟来的荣誉。媒体都肯定了他的事迹,可没有任何政府、单位承认,别说是奖金,连一页纸的荣誉证书都没有。

  看到这则消息,我们也很郁闷!

  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人都去为他人献爱心做好事,但我们绝对希望别冷落和伤害了每一个做好事的人,更不要去苛求做好事的“动机”。能称作“好事”的客观社会效果,一定比那些袖手窥探别人动机要积极得多。我们倡导人人做好事,哪怕动机不那么纯粹。

  给沈现台一个荣誉吧!

  这到底有多难?会比他在微薄的工资里奉献出那么多还要难吗?

  我们以本报“博爱新闻工作室”的名义呼吁,尽快建立一种“荣誉制度”,凡媒体报道的突出成绩的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由市级层面的相应部门进行表彰和奖励,打破现在各部门分割表彰的状态。其实,建立荣誉制度是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惯例,比如香港的金紫荆勋章。这么做,最大的好处就是“不会遗忘一个”。如果这样,“南京最美环卫工人”沈现台,就不会因为其所属的单位领导没有这种意识,苦等荣誉。其次,各部门由于奖励名额、标准的不同,可能做的同样出色的先进人物,由于身份、职务不同,而使一些人成为被“表彰”遗忘的人群。而这样的“遗忘”多了,我们的社会或许就会遗忘了一些不该遗忘的东西。

【编辑:张志刚】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