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41岁农民工大学生:喜欢坐前三排听得清楚
周六早上8点刚过,陶然亭附近的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外,背着书包的人群三三两两地说笑着走进校园。
韩飞云背着黑色的双肩书包,咬了一口煎饼果子,随着人群走进学校。韩飞云在进教室前吃完了煎饼果子。快步到二楼的阶梯教室,坐在了教室的第二排,这也是他最喜欢的地方,韩飞云给一本名为《现代管理学原理与应用》的教材包上了白色的书皮,书皮上工整地写着教材名称。在他的身边,逐渐坐满了同学。
这是41岁的韩飞云在20年后又一次走进教室,两个月前,他成为这所学校的大学生。作为“首都农民工大学生助推计划”首批资助对象之一,还有138个学生与韩飞云一样,从农民工变成了大学生。
从3月初开学至今,韩飞云追逐着他的大学梦。而在他看来,他并不在乎是农民工还是大学生的称呼,更看重的是珍惜这次农民工能够再深造的机会。
今年41岁
“我喜欢前三排,听得清楚”
“一般我都坐在前三排,如果有地方我就会坐在第二排,因为这里听得清楚,有不懂的问题,我就能直接向老师请教。”
距离8点半的上课时间还有20分钟,韩飞云的呼吸节奏渐渐从急促趋于缓和,“每个周末都要来学校上课,从早上起床再到学校,就像是一场战斗一样紧张。”
韩飞云的家租住在丰台区的张仪村附近,早上5点50分,枕边的手机就会嗡嗡作响,提醒着他战斗即将打响。
韩飞云摇醒身边5岁的孩子,给孩子洗漱、做饭。在孩子吃饭时,韩飞云去准备上课用的书本,“我基本上顾不上吃饭,爱人工作比较忙,每天上班走得也很早,所以每周末我去上课的时候,孩子只能先送到邻居家。”韩飞云敲开邻居家房门,将睡眼惺忪的孩子推给邻居,简单的嘱咐和感谢后,6点40分,韩飞云跨上自行车一路向北骑去。
从张仪村到八宝山地铁站,韩飞云一共骑了半小时,跳下自行车后,他抹了一把额头上渗出的汗水就钻进了地铁站。
还不到上课时间,韩飞云在教材上勾勾画画,他开始预习当天要学习的内容。“我上班在海淀桥图书大厦,每天上班都骑自行车到五棵松,再从五棵松坐公交车,一般骑自行车大约要50分钟,再坐50分钟的公交车,有空的时候就在车上看看书。”
19年前,高中毕业的韩飞云背着厚厚的行李卷和几个编织袋,从河北怀安县来到北京打工,有一些绘画功底的他在一家绿化公司找到了一份制图员的工作。“我还算好,在最开始就没有从事搬砖这样的体力活。”
一声清脆的铃声后,教室变得安静下来。韩飞云面前的三块投影大屏幕缓缓落下。韩飞云还记得开学时的第一节课,阶梯教室中崭新的课桌椅和先进的教学设备让他和其他工友异常兴奋,“既兴奋又紧张,毕竟20年没有坐在教室里听课了。”
超线77分
学费有着落,大学梦圆了
全家齐上阵
“把碗刷了,我教你英语”
韩飞云在职工大学所学的是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学习时间为两年半,毕业后韩飞云和他的工友们可以获得大专毕业证书。
站在职工大学的校园中,韩飞云想起了初到北京时,他看到漂亮整洁的校园,再想想自己的农民工身份时的那种自卑感,“我不敢走过去,怕别人看出我不是学生。我当时就想,如果我能上大学该多好啊。当时看着别人上大学,就好像隔着玻璃看世界一样,总是隔着一层,是看得到摸不到的感觉。”
英语是最让韩飞云头疼的,能认识的单词并不多,能够写下来的就更少了,让他说几句英语,他的语速就慢下来,手上的动作也多了起来。
4点半下课后,韩飞云到家时已近晚上7点。他有两个孩子,老大在河北上高一,每周都要回家一次,自从韩飞云上了大学后,妻子和女儿也成了他的辅导老师。
每天回到家,都要向女儿请教英语,女儿很积极主动地告诉他,而他的爱人就会半开玩笑地说:“以前你在家里很少干家务活,你现在都是大学生了,也应该多干点家务活了。想知道这个英语题怎么做吗?想知道就去把碗刷了,我再告诉你。”
“我现在主要是从事效果图和模型的制作,现在所学的专业在我的工作中很有用,再说,我上大学这事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种榜样和鼓励。”韩飞云现在并不在乎他到底是哪种身份,“我只是想在这里多学一些知识,而不在乎是农民工还是大学生的身份。我们这些人可以是知识上的大学生,身份上的农民工。”
韩飞云周末回家,跟孩子说的最多的话就是“好好学习吧”。因为忙着学习,两个人在一起的时间其他的交流变少了,“这可能也是一种失去吧。”
象牙塔之门
多少农民工能获得类似的机会?
在韩飞云的身边,多是80后甚至是90后的学生。一个老乡曾经调侃他说:“你都这么大年龄了,折腾什么啊?干吗要上大学啊?还想挣大钱呢吧。”
“我没有想说拿到这个学历后要去换工作多挣钱,我只是想我40多岁了还在学习,还在提高自己,我还可以学到更多的技能。”韩飞云说,现在在北京打工的都是80后90后,他们也不愿意从事那种偏体力的工作。他们都是拉着拉杆箱来到北京的,与背着被和编织袋的大行李卷的我们一辈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坐在我身边的大多数都是80后90后,他们现在对学历更加看重。”
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北京市外来农民工常年保持在400万人左右,通过助推计划,让社会关注农民工素质提升,让他们活得更有尊严。从精神上给他们自信自尊,从实际上切实解决他们的困难。希望可以引导工会组织、企业和学校来给农民工提供再深造的机会,这样就可以起到星星之火的作用,让更多的农民工有能够再次学习的机会,让他们的职业也有更好的前景和规划。
劳动专家梁智表示,西方国家的经验证明,通过教育培训提升劳务工自身素质,才能让他们获得改变命运的可能,也才能进一步推动社会和产业的优化升级转型。不能只是让进城务工者从事简单劳动,品尝严重贫富悬殊、社会割裂的苦果。
韩飞云将自己视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对于农民工来说,象牙塔之门已经开启了,为农民工群体的奋斗提供了一个平台。”(赵喜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