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新生代农民工调查:市民化意愿强烈权益保障难
为深入了解西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特征和生存状况,我们在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四省区进行了实地调研,获得了丰富的一手资料。调查数据显示,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西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在诸多方面存在明显特征。
(一)文化程度差异较大,技能培训需求较为强烈
调查对象中,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仅占31.6%。由于文化水平不高,新生代农民工对培训特别是免费培训需求较为强烈,对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知识培训极其渴望,但是对诸如法律、卫生、人文、生活知识的培训需求度不高。
(二)所处行业较为多元,就业层次有待提升
西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主要从事的行业为餐饮娱乐业、零售批发业、加工制造业和运输物流业,其人数分别占样本总量的21.2%、17.4%、15.7%和12.3%,职业选择呈现多元化态势。调查中,多数新生代农民工都已完全脱离农业生产,不再带有“亦工亦农”的兼业色彩,而是逐步向新时代的产业工人、工商业者转变。但总体来看,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层次仍然相对较低,高端行业从业者为数不多。
(三)期望待遇与实际待遇差距较大,工作动力缺乏
调查显示,西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月收入大多在1000元至2000元之间,月支出在1500元以下,收入与支出基本相抵。不少新生代农民工坦承,期望待遇与实际待遇差距较大。另外,近50%的受访者基本没有储蓄,这一方面是由于其收入确实较低,另一方面城市生活开销很大,每月收入扣除基本生活消费以及社交、娱乐和人情花费,所剩无几。
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满意状况也不乐观,只有20%的新生代农民工对工作满意或者较为满意,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对工作存在一种“得过且过”的心理,对未来生活缺乏细致规划,将工作仅仅视为一种满足温饱的手段。
(四)市民化意愿强烈,对城市的归属感明显
调查中,有81%的新生代农民工表示愿意定居城市,表明其向市民角色转变的意愿强烈,但仅有6%的受访者有信心在城市购买住房。在对城市同龄人的态度上,54.5%的新生代农民工表示“既不羡慕也不反感,平等对待”,有近80%的男性新生代农民工还表示会尝试寻找城市女孩作为配偶,这表明西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大都能以较为平和、客观的心态看待和接受城市人群。
(五)权益保障状况不容乐观,公民意识和社会参与程度提高
调查中仅有54.1%的新生代农民工与单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27.2%的新生代农民工有口头协定,其余没有任何协定;仅有28.8%的受访者表示在发生劳动纠纷时,将通过法律维护自身权益,大多数受访者将工友、政府、媒体等视为寻求帮助的对象。这表明在社会加速转型的时代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面对纠纷处理方法日益多样化。
调查还表明,西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对社会问题关注度很高,仅有8.9%的调查对象表示并不关心社会问题,其他的受访者则都会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体关心时事,表现出强烈的社会参与意识,他们逐步打破了上一辈农民工与城市社会隔离的状态,积极参与社会互动,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层面中主动了解社会、了解世界。
总的来看,西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既面临一些问题,比如职业技能缺乏、就业层次低、融入城市艰难、权益保障不足、收入与消费水平偏低等,也有一些积极的变化,比如所处行业更加多元、市民化意愿更强、社会参与更加主动等。
为使西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更加顺利,应从多方面努力。
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更多公共服务。可设立专项资金,奖励为城市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农民工,帮助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民工。建立健全市场中介组织,促进西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合理有序流动;进行信贷与保险扶持,鼓励他们自主创业。
二是针对西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的情况,继续加大对西北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因地制宜地出台相应的技能培训项目和返乡创业扶持政策,支持一部分有能力的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还应该注重第三产业的发展,向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更多、层次更高的工作岗位。
三是健全保障制度,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的“双重融入”。这需要外部制度环境的支持与保障。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法律培训,提高其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资助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的民间法律团体和个人,将政府履行职责与民间自主意识相结合,构建和谐的社会大环境。(《半月谈》2012年第9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姚植夫 张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