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老人热衷红色史料收藏半世纪 用藏品传承雷锋精神

2012年05月22日 15:01 来源:大众日报 参与互动(0)

  5月3日,记者慕名来到(山东)汶上县,在雷锋史料家庭收藏馆见到热衷红色史料收藏的老人张茂路时,他正送一对父子出门。“孩子很喜欢听张老先生讲雷锋故事,这是第二回了。”这位父亲告诉记者。

  张茂路是汶上县农信社的退休职工,他告诉记者,几乎每天都有人专门来参观,尤其这几天中小学放假,学生比较多,有不少是家长陪着来的。虽然接待很累,但他很高兴。

  让10万件藏品发挥社会价值

  虽然已经得知张茂路有大量珍贵藏品,但当记者亲眼见到如此多的塑像、书籍、档案、摆件、画报以及徽章陈列在一起,还是有点震撼。

  “收藏是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的,不管在什么地方,路途多远,只要我听说了就一定想办法买回来。”张茂路边说边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本1963年5-6刊《中国青年》告诉记者:“这是第一本刊登雷锋故事的杂志原刊,里面还有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夹页。”

  接着,他给记者介绍藏品时,每拿起一样都能滔滔不绝地讲出原委和收藏经过。“最近的收获是前些日子去新华书店买回的彩页故事书。”张茂路说,“收藏不能间断。每个阶段都有它因为特定环境和时代而有的特点,这样延续下来才能呈现完整的情节,所以要好好保存。”

  经过数十载的努力,目前张茂路家里的藏品现已经达10万多件,包括毛泽东等领袖人物文化艺术品,建党以来的重要党史、党建文化史料以及关于英模英烈的报刊、书籍、宣传海报等,其中关于雷锋的藏品已接近一万三千件。“每一件都是‘心头肉’,不少人来参观后都说这里真是个‘宝库’。”张茂路高兴地说。

  有人在得知张茂路有大量藏品后,便登门拜访、并提出高价收买,但都被他婉言拒绝。“收藏不是目的,让更多人了解雷锋才是我追求的。如果大家来这里能受到教育、得到启发,那这些藏品发挥了社会作用才是更大价值。”张茂路如是说。

  从收藏到讲述

  “我今年61岁,知道雷锋时才11岁,由少年步入花甲,这一路听他的故事,唱他的歌,读他的日记,踏着他的足迹入伍、生活、工作,这辈子都在热爱雷锋、敬佩雷锋、学习雷锋,雷锋影响了我一生。”张茂路说,“我经常想这个22岁战士给人的启迪:除了自己坚持多做好事,还能对社会有什么贡献?”

  长久的思索终于在2003年退休后有了清晰的答案,此后,他不再只是一名收藏爱好者,还成为一名雷锋精神的讲述者、传承者。

  十年来,张茂路作了100多场雷锋事迹专场报告会,接待的全国各地参观者已达近15万,而到社区、到学校进行的演讲更是不计其数。有次去到 陕西三和学院,校方非常诚恳地请他在每个班都演讲了一遍。现在收到的题词、锦旗、留言及观后感也已近千件。

  然而,有的人却不理解张茂路的义务演讲,认为他不是正经过日子。对此,张茂路的观点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可能会遭到各种非议,但关键是自己如何看待。对我来说,大家能来看我收藏的雷锋资料,来听或者让我去讲雷锋的故事,就已经感到很高兴了。只要有人愿意听,我就愿意讲。”

  希望一直传承雷锋精神

  张茂路说,最喜欢给孩子们讲雷锋,因为对人格的培养最好就是“从娃娃抓起”。“我会告诉孩子们,要像雷锋那样生活上低标准,工作学习上高标准,并提高自主自立能力。”

  每次演讲,张茂路都很用心准备,会根据听众年龄层、接受程度不同,采用不同的形式。“我的报告稿名为《光辉的旗帜 永远的榜样》,2万3千字,到现在已经是第20稿了,我想通过不断地修改、充实,让它更加的准确、精炼、全面,更好地传播雷锋精神。”张茂路说自己在演讲实践中还积累了一些经验,“为了更方便、更直观的给大家展示,我还做了100多幅的实物大图片,组成了‘流动雷锋事迹展’。”

  张茂路告诉记者,演讲的路途远、场次多都没关系,因为在他心底,一直有一个心愿:把雷锋精神一直传承下去。“尤其是现在社会上有些不正之风,非常需要雷锋的无私奉献和积极向上这些宝贵的精神来矫正。”

  张茂路在他《给青少年朋友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把每一件简单的事认真做好就不简单,把每一件容易的事坚持做好就不容易,把每一件平凡的事长期做好就不平凡。”而他自己,也在认真、坚持、长期地做着传承雷锋精神这件事。

  “我希望能够把雷锋的事迹宣传出去,告诉他们雷锋精神有多么可贵。希望人人知道雷锋,个个学习雷锋,通过学习雷锋,提高咱们社会的精神文明程度,也是为构建和谐社会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张茂路表示,“现在我讲了10年了,如果身体条件允许,再讲10年,20年也没问题。”(记者 张誉耀)

【编辑:肖媛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