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16岁时被拐卖给他人做媳妇 19年后寻亲回家
银饰、凯里、大风洞……
19年后,被拐女记忆一点点唤醒
6月13日,(贵州)凯里市大风洞乡大寨村榔树组十分热闹,当地群众燃放鞭炮,端起酒杯,又唱又跳……当天,经过多方努力,被拐失踪19年的当地女子吴小妹回家乡了,乡亲们载歌载舞,就是为她祝贺。
“嘎衣荷”回家了!
上午11时许,吴小妹在志愿者的陪同下,赶到了大风洞乡大寨村榔树组。车辆在一株大榔树下停下,吴小妹急匆匆走下车来。
看着眼前的榔树,吴小妹说:“小时候,我经常在树下玩耍,感觉它比现在还要大……”
正说着,一位五十多岁的妇女走到了吴小妹的身旁。“嘎衣荷,你还认识我么?”该妇女说。
吴小妹看着她,一脸的茫然。
“你出去多年,不认识我了,我是许家的媳妇,算是你的大嫂。”该妇女说,她叫吴朝荣,“嘎衣荷”则是吴小妹的苗族名字。
随后,吴朝荣带着大伙,朝吴小妹的家走去。吴家大小都等在了村口,看到吴小妹来了,立即迎上来。
吴小妹的叔母杨再英步伐最快,她一把拉着吴小妹的双手,喊了一声“嘎衣荷”就再也说不出话了,眼泪夺眶而出,其他的亲属也围拢过来,人人的眼里都饱含着泪水。
进屋后,杨再英把吴小妹领到了堂屋,让她看看父亲的遗像。“你的父亲在2008年去世了,老人家临走前,还念你的名字,说梦见你在外面受苦受难……”
吴小妹端着父亲遗像,痛哭失声(吴小妹的母亲已在她失踪前去世)。
当年的“嘎衣荷”回家了。消息很快传遍小山村,寨邻们纷纷赶来祝贺。
16岁时被拐卖
一家人坐定之后,吴小妹讲述了她的被拐经历。
16岁那年(1993年),具体日期她已记不清,只知道当时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收红薯。一天,她到2公里外的冠英街上买洗衣粉,其间遇见了一名男子。
“他让我和他一起去打工,不知是怎么回事,我迷迷糊糊就跟着走了。”吴小妹说,他们先乘班车,然后是火车,最后抵达了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县洋口镇。
当吴小妹神智恢复清醒的时候,她发现自己已被关在了一个昏暗的屋子里。原来,那位把她带出的男子将她卖给洋口镇庙林村一位叫徐瑞兰的男子。
徐瑞兰年长吴小妹20岁,在家里排行老五,在他上面,还有四个哥哥,均未娶妻。“后来听邻居说,把我买过去时,徐家花了6000元。”吴小妹说。
徐家对吴小妹看管得非常严,在大女儿出生前,吴小妹没有任何自由,连到门口散心的机会都没有。大女儿出生(1994年)后,徐家允许她到村寨范围内走动,但不给她一分钱。
“我想逃走,但又想到自己没文化,也没钱,只好放弃。”吴小妹说,直到她和徐瑞兰的第三个孩子出生(1997年)后,她才彻底获得自由。
老三10岁那年,吴小妹外出打工,离开了那个令她厌恶的家庭。“徐家没阻拦我,因为他们的目的已达到,那就是要孩子,传宗接代。”吴小妹说。
“大风洞”唤起记忆
离开徐家后,吴小妹只身来到福建武夷山,到一家餐馆做服务员,每月能领到800元的工资。
因为思念孩子,她偶尔也返回江西,给他们买衣服。她知道自己是贵州人,也曾到贵阳来寻亲,但无功而返。
越到后来,吴小妹越想家,但对于家乡的记忆,她脑子里却只有“贵州”二字,其余的则是一片空白。
2010年9月,吴小妹所在的餐馆门口出现了一家建筑工地,工地上的工友经常到餐馆里吃饭,其中一位叫李龙(化名)的铲车师傅和她谈得来,两人成了朋友。也就是这位李龙打破了吴小妹的寻亲困局。
一次,李龙和吴小妹上街,遇到了一位叫卖银饰的苗族妇女,她头上的苗族帽子吸引了吴小妹的眼球。
“我想起来了,在我的家乡,妇女都戴着这样的帽子。”吴小妹对身旁的李龙说。
李龙闻言大喜,走近与苗族妇女攀谈起来。这位妇女说,她来自贵州凯里……
不过,吴小妹对“贵州凯里”似乎很陌生。
“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个地名太大了,只有说起小地名,才能唤起她的记忆。”李龙说,事后,他买了一本贵州地图,逐渐掌握了不少凯里地区的小地名,如旁海、龙场、大风洞、炉山……
很快地,奇迹出现了。“当我念这些地名时,吴小妹说,大风洞这个地方她很耳熟,还顺便询问我是否还有一个叫‘包家塘’的地名。”李龙说。
寻亲密码“包家塘”
对此,李龙的判断是,吴小妹的家乡很有可能在大风洞,而“包家塘”应该是大风洞境内的某个地方。
为了证实自己的推断,李龙上网求助。在使用搜索功能时,发现了一个叫“宝贝回家”的网站,而且该网站对李龙反映的情况很重视,特意安排凯里地区的志愿者“老猫”接待他。
“老猫”又与志愿者杨建取得了联系,巧合的是杨建与凯里市大风洞乡政法委书记杨昌勇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杨书记明确表示,大风洞境内真就有一个叫“包家塘”的地方。
“杨书记的说法证实了我的判断,我和网站的志愿者们都认为地点的指向已经很明确,可以撒开网来寻找吴小妹的亲人了。”李龙说。
随后,在大风洞乡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一张寻亲的大网在全乡范围内展开。最终,当地村干部在冠英片区的大寨村榔树组发现了一个重要的线索,该组村民吴宝贵家在19年前丢失了一个16岁的女儿。(贵州都市报 记者 罗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