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十渡村民游客无一人伤亡 因风险自救意识强(图)

2012年07月25日 15:56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洪水过后,八渡景区显得残破不堪
洪水过后,八渡景区显得残破不堪

  今天清晨7时许,十渡地区再度开始降雨。十渡镇各级干部已全部进村查看。

  洪水之后,给十渡留下了1033间倒塌和损坏的房屋,被摧毁的堤埝87万延米,29.34公里的区级路断路,25公里的镇级路断路。受灾人数达2300户,8200人,经济损失5.79亿元。

  记者在十渡现场目击众多村民家园遭遇损毁,但却没有一名村民被洪峰冲走,也没有一名游客落难。面对60年一遇的暴雨和3300立方米/秒的山洪,零死伤的“奇迹”——如果也算奇迹的话,它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连日来,记者一直在找寻这个问题的答案。

  记者手记

  体验被救援

  十渡没死一个人——原因或许来自每一位村民的风险意识——这也是记者通过亲身遭遇体会到的。

  本报记者采访灾情和救援现场,竟然也体验了一次“被救援”。

  昨天傍晚,记者拍摄六渡被毁坏的漫水桥时,将驾驶的SUV停在了一家名为杨树林的农家乐附近,此处距离河边约40米远。

  刚一停下,农家乐老板就赶来阻拦:“这里不能停,一会儿山洪可能还要来,赶紧走!”记者这才注意到,此前汹涌的大浪已经将一尺多厚的淤泥推到了杨树林农家乐的餐厅内。

  没想到的是,点火发动后刚一挪窝,汽车就在看似平地的淤泥之中陷了进去,半截轮胎深埋不见。

  老板娘也赶过来,立刻叫儿子去取铁锹。尽管又垫木板又垫石头,可SUV还是越陷越深。不得已,记者被迫向十渡镇政府求援。

  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农家乐老板告诉记者,因为这里是十渡有名的观鸟点,能看到20多种野鸟。有很多游客来这里,“但下雨的时候,我们都会第一时间劝阻。”老板娘说,来十渡的都是游客,“村民都会提醒,成了一种习惯。”

  没过多久,十渡镇的一辆红色森林消防车赶到现场,抢险队员用大绳将记者的车拖出了污泥坑。

  大救援:抢在第一时间

  “抢在洪峰之前”——在十渡,记者经常听到这句话。

  前头巷桥是十二渡附近的一座断桥,桥身被拦腰冲断,桥面石板被掀翻。十渡镇居民小艾拍摄了雨夜大营救的过程。

  视频画面里,游客们正冒雨牵着绳索匆匆徒步而行。有的抢险队员背着老人和残疾人。小艾告诉记者,十渡镇政府出动了附近的公交车,“孩子抱着,老人背着,200多人牵着300米长的救援绳涉水而行,抢在洪峰之前转移了。”接着,公交车直接送他们到附近的十渡卫生院休息,并发放了水和食品。

  被转移的游客中,相当一部分是私家车主。

  北京城区来的私家车主张先生说,捂在泥里的几台车都是他们的。“走到这里,桥已经断了。正好看这儿有住宿的地方,就把车停这儿了。”

  “我们一起光孩子就9个,半夜里就看着大水已经涨到第一间房附近,不行了。到晚上9点半,政府来人用大喇叭喊,必须撤……你得说这里的政府还真是不错!拉着几百米长的绳子,还用大巴车来接。”

  在龙岗山庄220多人大营救的同时,当夜,大救援、大转移在各个渡口附近上演。

  被困游客:一天的“共产主义生活”

  22日凌晨5时,拒马河3300立方米/秒的洪峰抵达。

  与大救援的惊心动魄不同,更多的十渡人和当地游客是在梦乡中度过了洪峰来临的时刻。不仅如此,在七渡,滞留在龙锐山庄的227名游客,体验了一回“共产主义生活”。

  山庄酒店的工作人员江海向记者讲述当时的情况:“当时我们粗略估计,如果连游客带员工300多人,大家均分的话,可以完全保证一周的饮用水和食物不中断。”江海介绍,龙锐山庄是十渡地区第一家大型酒店,前身是一家培训中心。

  “共产主义生活”的决定是21日晚上8点多做出的。江海回忆,当时已经断路、断水、断电。酒店储水罐还有十几吨,煤还剩够用一周的。饮用水方面,4升的矿泉水100多桶。小瓶装的有50来箱。

  酒店决定采取平均+免费的措施,做好应对大灾的准备。

  22日早晨用餐时,酒店宣布:“午餐免费提供,饮用水免费提供,休息场所免费提供,直到灾情过去。”

  但有限制。一是大家不能自取食物。二是饮用水只供应开水。“每个人只能拿一个杯子,喝完再取。”江海说。

  同时,矿泉水一瓶也不卖,主要是为后期最急需的时候提供。

  酒店准备了两个供水点,每个供水点30个暖瓶,打好了水藏起来,怕有人急眼了抢水。拿热水壶也不行。有一个人去,就有好几个人跟着排队。江海说,就怕造成不良的心理作用。

  “吃饭的时候,我们说大家一定要节约粮食,今天浪费的这一口,很可能就是今后你吃不到的救命粮。”江海说。

  出门20米就是洪水,21日当晚,度假山庄下了死命令,用铁锁把大门锁上,谁也不准出门。第二天清晨天已放晴,拒马河最高洪峰刚过不久,就有游客叫嚷着要走。

  江海拿出手机让记者看当时拍下的视频,拒马河的水量和洪峰通过时仍然相差无几。“谁能出去?一出去就冲走了。客人还说‘我有急事,必须得走!’这样的客人很多。”江海说只能耐心劝。22日下午,道路抢通,十渡终于来水来电,滞留游客分批返京。

  “这次十渡没死一个人,我想是很多旅游景点都以游客的生命安全为第一考虑的原因。”江海这样对记者说。

  抢险队长:最有用的是绳子

  在十渡,有3支经验丰富的抢险队。刘殿宇,是十渡镇一支20人抢险队的队长。

  十渡的防洪之充分,或许从抢险队的战备物资准备上能看出部分端倪:2台消防水车,2台小解放,2台三嘣子,还有指挥车。记者看到,库房内还有2只400升的大油桶。除了这些常用的器具,自备有两台发电机,一台柴油抽水机,两台凿岩机,还有灭火用的风力机等。

  最管用的救援工具是什么?刘殿宇指了指地上一堆不起眼的东西:尼龙大绳。“救人的时候这东西最管用,抢险队有总长3000米的大绳。”刘殿宇说,在十渡这次洪灾中,无数次几百人的大救援,都靠着拉着这些绳子脱离险境。

  在十渡村里,记者还看到一样奇特的东西:一只绿色的手摇报警器。“每个村都准备了一只。”刘殿宇说,这是今年新装备的,“能发出尖锐报警声的装置,可以短时间内吸引村民的注意。”

  他和村长给记者现场演示了一下,声音的震撼力和穿透力,让几公里以外的人都能听到。“这东西好就好在不用电,山洪断电的时候也能使用,1个人一拎就走了。”

  “为什么十渡没有出现伤亡?”记者问。

  “提前下手。在我的经验里,这比什么都强。”刘殿宇说。

【编辑:张志刚】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