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24孝”被指“不现实” 浙江老龄办称旨在引导
中新网杭州8月15日电(记者 汪恩民 实习生 刘诗旖)王诚是浙江杭州一名普通的上班族,按照惯例,15日是他回到父母家中相聚的日子。然而今天,他的回家路却显得有些“沉重”。
13日,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发布新版“24孝”行动标准,“亲自给父母做饭”、“教父母上网”、“给父母拍照”等内容均被包括在内。
“我觉得对父母很愧疚。”在看过这份新版的“24孝”行动标准后,王诚觉得很不好意思回家面对生养自己20余年的父母。由于平时并不常回家,偶尔回家也不过是因为想要蹭饭吃顿好的。“对父母做的实在太少,以后我会尽量按照行动标准来做。”
然而,这份行动标准提出的很多条款对于王诚而言却很难做到。因为工作性质的关系,王诚时常要加班,周末也不一定有时间。“每天打电话可以做到,可是陪父母看电影、去旅游就像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似乎,24孝的标准有点强王诚之所难了。
而在浙江工作了3年的江西人小唐对该项行动标准的意见就更大,直接就提出“这样的标准太不现实”。
她认为,24条行动准则中很大部分并没有考虑到现实的情况,常年在外奔波讨生活很难兼顾到家庭,而且有时候经济条件也是一方面的限制。“如果因为这样就背上“不孝”的骂名,我觉得实在是太委屈了。”
他们并不是唯一反映行动标准制定不现实的人,据了解,自从新“24孝”标准发布后,很多人都将矛头指向了它的现实性,认为“有些准则很难做到”。
面对大家的质疑,浙江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钱小平表示,新版“24孝”并不要求大家每一项标准都做到,它更多的是一种倡议,旨在引导。
“新‘24孝’的提出,其实是为了唤醒大家对于老龄化问题的重视,让年轻人对父母、对老人去表达他们的爱。”钱小平表示,新版“24孝”是与传统的“24孝”相呼应而产生的,主要是在引导大家要尊老爱老,并不具备强制性,也不要求全部都实行。“其实,只要你怀有一颗尊老爱老之心,‘24孝’也可以是‘4孝’、‘12孝’。”
据《浙江省2011年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统计公报》显示,近年来浙江省老年人口持续快速增长。老年人口总数由2006年底的674.26万人,增长到2011年底的823.23万人,老龄化系数由2006年底的14.55%增长到2011年底的17.25%。其中,纯老家庭人口数为204.23万人。
“随着浙江省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如何去行孝确实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浙江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吴蓓表示,孝文化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它是衡量社会的重要标杆,对社会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在她看来,新“24孝”行为准则结合了时代的特征,将“教父母上网”、“为父母拍照”等时代性的元素纳入到了具象的标准中,对孝文化进行了全新的诠释,并具有很强的现实可操作性。
“孝不应只停留在道德层面上,还应该落实到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中去。”吴蓓认为,在父母身边,就尽量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让父母感受到子女的心意;不在父母身边,就践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并不是对父母的孝才是孝,服务社会,事业有成,也是一种大孝。
但是,她也提出,我们不能太拘泥于24条本身来狭隘地看待问题,它只是一种倡议,一种引导,不能涵盖孝的内涵的全部。“从这个倡议中,希望个体都能找到自己尽孝的最佳方式,并最终期待社会整体的孝道的回归。”(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