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回应幸福指数严谨性质疑:抽样选取影响精度(3)
新闻背景
幸福城市 为何西部更多
8月19日,央视财经频道在拉萨举办“2012幸福城市市长论坛”,并发布了幸福感排名前十的省会城市。
在这个榜单中,拉萨、太原、合肥占据了前三甲的排名,而济南则名列第八位。
对于不少业内人士来说,这份榜单中最显眼的并非是“北上广”三座一线城市的落选,而是西部城市拉萨连续六年杀进前三甲的位置,今年更是卫冕了“最幸福城市之首”的桂冠;而且有细心者发现,在这份榜单中,西部有五座城市入选,而东部入选的城市则以二三线城市为主。
长期研究居民幸福感的学者、南昌大学教育学院院长苗元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于这一现象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我认为这恰恰是一种真实数据的体现,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落榜,恰恰反映了他们其中所存在的问题,比如说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等等,这些正是影响幸福感的因素。而二三线城市跟西部城市出现在这个榜单上,也正是幸福感的另一种体现: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较小,大众的自我愿景比较低,容易获得幸福感。”
幸福指数由不丹提出
如果要追溯幸福感指数,或许我们就不得不谈起上世纪70年代南亚小国不丹所提出的“国民幸福指数”(英文缩写GNH),在这个国土面积不足40平方公里的小国里,国民总体生活得比较幸福,从而形成了“不丹模式”,引起了当时世界的关注。
据资料显示,当时的不丹国王认为,“政策应该关注幸福,并应以实现幸福为目标”,人生“基本的问题是如何在物质生活(包括科学技术的种种好处)和精神生活之间保持平衡”。因此他创造性的提出了这样一种计算方式,即政府善治、经济增长、文化发展和环境保护四个级别组成的“国民幸福总值”指标。
幸福排行榜在哪都有争议
“其实不仅仅是中国的幸福城市排行榜会引发争议,很多国外发布的本国幸福城市排行榜也会引发很大的争议。”苗元江告诉记者说。
2011年12月末,日本法政大学根据40个指标,计算出了日本47个都道府县幸福指数排行榜,福井县排在第一,大阪府位居末位。此榜单一出立刻引发了日本各地政府部门的不满。
在2011年11月的大选中刚刚获胜的大阪市长桥下彻对于这个排行榜提出了自己的异议,而排名46位的高知县“土佐经济同友会”也站出来发难,表示该榜单“不符合高知县民的真实感受”,要求“更加符合高知实情的幸福指数”。排名在35位的鹿儿岛县知事伊藤祐一郎甚至受到了县议会的“责难”,认为鹿儿岛县的排名应该更高。
对此苗元江表示:“其实很多国家都有自己的幸福城市排行榜,但是他们也一样会引发各种争议,如果从技术角度来看,可能抽样调查人群的选择是导致幸福感指数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这也是目前造成幸福感排行比较混乱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