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山贫困地区见闻:越贫困越难享扶贫待遇
为何越贫困越难享受扶贫待遇
——大巴山贫困地区走访见闻
8月中旬,记者驱车4个多小时,攀上重庆巫山县铜鼓镇青松村海拔近千米的山坡。茫茫群山一眼望不到头,贫瘠干旱的耕地斜斜地挂在山坡上。
年近八旬的村民杨振远正在喂猪,见记者要踏进屋里,赶忙拦着:“进不得,这土房子40多年了,半边墙都垮了,你进来被石头砸到了,我可赔不起。”
问起杨振远这些年最大的期盼,老人想也没想,脱口而出:搬离这个穷地方!
2007年以来,青松村已有70多户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民陆续迁走。但对贫困的杨振远而言,搬迁这个话题很沉重。杨振远一家5口人,口粮全靠5亩薄田种植玉米、土豆等,另外5.5亩退耕地每年可以获得国家补贴近700元,这是这个贫困家庭能从土地上获得的全部现金收入。
“我做梦都想搬出大山,但家里存款不到3万块,连在山下买个房子都不够。”杨振远告诉记者,山上农民但凡有点办法的都搬走了,村里几十亩耕地都撂了荒,成了野猪的天下,一到晚上就能听到野猪拱食的声音。
采访中不少村民告诉记者,他们的情况与杨振远一样:想搬迁,却没钱搬。
实际上,“扶贫搬迁”已成为我国扶贫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许多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鼓励贫困群众向一般农业区转移,可以有效降低政府扶贫成本,使相同的扶贫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
例如,巫山县庙堂乡曾被称为“重庆第一穷乡”。近年来,为帮助当地群众脱贫,重庆市对庙堂乡实施“扶贫搬迁”,有2000多名贫困群众搬出高山。
巫山县扶贫办主任朱钦万说,如按照传统模式扶贫,庙堂乡光是通路通电通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就在2亿元以上,而实施“扶贫搬迁”,政府只需投入4000万元,就可以让不少农民获得更好的生产生活条件。
在重庆大巴山区,不少县都采取了这种做法,并对搬迁群众给予补助。巫山县给搬迁群众每人补助6000元,为每户农民购买0.5亩承包地,同时还规定,贫困农民在县内转移安置的,不收取“入户费”。
这些政策减轻了群众的搬迁负担,调动了群众搬迁的积极性,帮助改善了相当部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不过这同时也带来一个问题——越贫穷的农户越搬不动,也就越难享受这些扶持政策。
“在巫山县,由于搬迁成本较高,保守估计目前全县有1000多户贫困农民想搬却搬不动。”朱钦万说。
青松村这样的农户就不少。青松村距镇上有15公里远,不通路、不通水,生存条件极其恶劣。近年来,当地镇政府和县扶贫部门多次动员村里贫困群众搬迁,但应者寥寥。不少群众反映,搬迁的最大困难就是没钱,虽然政府有补助,但自家还是掏不起其余的搬迁款。
他们给记者算了一笔搬迁账,以四口之家的农户为例,异地搬迁主要有4种成本:一是新建或购买房屋、取得宅基地使用权,需7万元以上;二是取得承包地经营使用权,平均每亩地需花费1.6万元左右,四口之家要2亩地才能保证基本口粮;三是搬迁“入户费”,平均每人1000元至3000元不等;四是搬迁运输费等支出,一般在5000元左右。
不少贫困群众说,扶贫搬迁,让贫困农民从贫瘠高山向居住、生产条件较好的平坝农村转移,是一种效果很好的脱贫方式。但由于目前搬迁成本日益提高,不少贫困农民“享受不起”政府搬迁扶持政策,只能固守于偏远深山和贫瘠的土地上。
奉节县吐祥镇樱桃村农民刘兴国,2009年就曾准备搬到自然条件较好的草堂镇,但在算了一笔搬迁账之后,他决定放弃。刘兴国说:“我家6口人,搬迁后买房、购买承包地等需花费15万元左右,扣除政府补助的3.6万元,自己还要掏10多万元,可我现在家里存款只有将近4万块钱。山下的宅基地很金贵,买了地基,就没钱盖房,没法搬。”
记者在巫山、奉节、云阳等县贫困山村采访,碰到很多类似情况,搬出去的都是条件较好的农户,剩下的无计可施,难以摆脱贫困的境地。记者就此请教当地扶贫干部,他们的回答多是:“需要加大扶贫支持力度,提高搬迁补助。”
这话确实有道理。但另一方面,这一情况的出现是不是也意味着扶贫工作进入到了一个更加艰巨的阶段,需要对扶贫政策加以调整和完善,进一步提高其精准度和有效性呢?这或许是我们更需思考和重视的一个问题。(《半月谈》2012年第17期/记者 李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