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免费”也是对司机的考验
根据交通部的要求,今年中秋国庆期间高速公路免费通行。目前,已经有超半数省份公布了实施细则,山东省的方案也将于今日发布。“高速免费”不仅考验着各地的执行能力,也考验着司机的交通文明程度。
由于中秋节与国庆节的连休,今年的“十一”黄金周相对要长一些,民众的出行意愿也会更强烈一些。有关负责人表示,山东省初步预测整体车流量同比增长将在三成以上,据山东省交通运输厅的预测,免费期间全省高速公路小型客车车流量将达430万车次。可以想见,这场“免费的盛宴”能否让民众分享到实惠,秩序尤为关键。
为保障免费期间的出行秩序,公安、交通等部门都进行了演练,以防可能产生的拥堵。这种未雨绸缪的态度确实是必要的,否则一旦出现路况拥堵、事故频发等问题,这项惠民政策就会变得口惠而实不至。为此,北京市交通委不仅发布了高速公路易拥堵路段,还提出了绕行方案,这种细致尤其值得各地学习。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能否有效避免拥堵,或者在拥堵的时候保障基本的安全,又或者在出现事故的路段保障救援通道的畅通,这些问题都不是有关部门通过演练所能完全解决的,也取决于民众的交通文明素质。
在我们的日常出行中,交通违规现象几乎是屡见不鲜。超速、占道、不按信号灯行驶、滥用远光灯等各种不文明的驾驶习惯,在很多人身上已经成为根深蒂固的陋习。不文明的驾驶习惯在平时加剧了市区的拥堵,免费期间自然也会给高速带来同样的问题。在城市化加速的背景下,汽车时代产生的交通拥堵几乎是难以避免的通病,即便是相对发达的国家也会为之苦恼。但是,同样是面对拥堵,我们经常会看到截然不同的场景。在交通文明程度较高的国家,拥堵形成的车队大多能排队而行,很少有人加塞,更不会抢占应急通道,而我们自己经常体验到的是乱成一锅粥似的“抢逼围”,这种乱象只会进一步降低通行效率,同时增加每个人的焦虑。
公共秩序最怕一哄而上,与人方便,自己才能方便。不懂礼让的驾驶从表面上看是一个习惯问题,在根源上却是公共道德的缺失。一名司机驾车进入公路,实际上就已经进入到公共空间中,如果没有公德意识,在路上只想着自己的便利,又不愿接受规范的约束,最终只会形成利益互损。
汽车时代的文明不是以豪车为标志,而是以公德为基础。当然,这种公德的培育离不开日常的演练。有意享受“高速免费”的司机,不妨也借此机会,做好预案,以文明的驾驶回应政府部门的惠民政策,以实际证明,没有“收费式管理”也能做到高效有序。否则,你争我抢只会糟践了这“免费的盛宴”,将来是否继续免费都会打上问号。(沙元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