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的追诉:探访中国首座慰安妇制度展览馆
中新社昆明10月6日电 题:艰难的追诉:探访中国首座慰安妇制度展览馆
中新社记者 胡远航
“100多件物证,每一件背后都是一个真实、客观、触目惊心的片段,见证着那段悲怆的历史。”云南省龙陵县龙山镇董家沟28号,有一座传统土木结构的四合院,这是国内首座在慰安所旧址上建立起来的慰安妇制度罪行展览馆。它记录着无数中国乃至亚洲妇女的血泪史。
在抗日战争胜利67周年之际,中新社记者探访了这所具有独特历史意义的展览馆。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军方为了给部队提供“对胜利不可缺少的独特营养战略物质”,天皇裕仁曾与4名内阁成员签署命令,授权所辖各学校及地方政府挑选合适的妇女充当“慰安妇”,天皇裕仁颁布诏书,将“慰安妇”试验正式奉为一种制度,使搜抓慰安妇活动合法化。于是,无以数计的中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女性被强征充当慰安妇。
讲解员赵彩玲告诉记者,这个四合院曾是当地有名的董家豪宅,1942年5月日军占领龙陵后强征为城区日军慰安所。据考证,这里前前后后共有50余位慰安妇,除少数日本、朝鲜人外,更多的是被日军或骗或抓来的中国人。1944年11月,日军从龙陵败退时,将所有的慰安妇押到观音寺脚下的汤家沟杀害。
赵彩玲把记者带到大门口左边第三间房间,指着里面说,“以前被抓来的慰安妇都要在这儿接受强行体检,现在都不敢往里看。”在体检房旁的几间房间里,还展示有龙陵县境内部分慰安所的物证。
展览馆是由一正两厢、一面楼及耳房组成的院子。全院共有大小房舍30间,原有的雕梁画栋被统一刷成了沉重的黑色。写有11条慰安所规定的牌匾,和一排写有慰安妇名字的号牌保持了原貌竖立在那里。院子一角,竖有一根缠满铁丝的“耻辱柱”,锈迹斑斑的铁丝下面裹着岗村宁次、东条英机的照片和日本军旗。
顺着楼梯上二楼,是由4个展厅组成的的日军“慰安妇”制度罪行展览馆,大量的图片、文物、史料,再现了“慰安妇”制度这个血淋淋的二战产物从产生到灭亡的全过程。在最后一个展厅,展览馆专门设置了“艰难的追诉”版块。其中,一张幸存的慰安妇含泪抗议日本政府的照片,让人印象深刻。
“由于战后历史时空的局限和受害者‘不堪启齿、不堪回首’的心理,及日本政府刻意隐瞒历史真相等因素的制约,揭露日军‘慰安妇’制度罪行、起诉相关责任人的行动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才启动。这是场艰难的追诉。”照片下方,策展人这样写道:“我们郑重提醒日本政府:勇敢正视历史,真诚赔礼道歉,还受害者尊严,妥善经济赔偿。”
来自台湾的林先生在参观后,久久不语,只是小声地问讲解员,“慰安妇这样的暴力制度何以产生?那些受害者怎样渡过了漫长的战后岁月?作为加害方的日本政府,有没有深刻的认识?”。
“这是一段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历史,我们有责任将这些历史证据保存下来,让发动战争的侵略者去思考战争的罪恶和毁灭性。”赵彩玲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