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称中国拿奖情结浓重 热衷荣誉多因奖项效应
舍本逐末——不少人“拿奖情结”跑偏了
中国自古重名分、求名号,至今,“比奖杯”“比排名”。在此语境下,获奖,已不单单是追求荣誉,更多了“自我肯定”的内核。问题是,在时下众多疯狂追逐中,不少人只为名号,以致为奖而奖,“含金量”却被搁置一旁。这怕已成为整个社会的黑色幽默。浅显的道理是,当名作比名号更重要时,才是真的自信与成熟。
“唯奖论”—— 拿了奖才有底气,多少才能要靠奖证明
如今,靠奖项来“证明”自己,不单单是成人世界的游戏。随处可见家长领着孩子考证、参加各种竞赛,似乎不管有多少才能,只有拿了奖,才能心安理得地自我肯定。
此前,“诺奖”带来的年度之问如期发酵,在媒体、公众间吵得沸沸扬扬。其中不乏,“国人过于看重大奖是缺乏自信”的疑问。正如有学者所言,若真有真材实料,何必非得在乎这个“洋奖”?
这一问发人深思。如今,靠奖项来“证明”自己,不单单是成人世界的游戏。相信多数人在童年就有这样的体悟。
我们习惯了凡事排名次,中国的孩子从小就是在夺奖、拿奖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光说自己优秀不行,年底拿不到“三好学生”,百口莫辩;钢琴弹得再棒,也比不过邻家孩子抽屉里的一纸“x级证书”……于是,随处可见家长领着孩子考证、参加各种竞赛,似乎不管有多少才能,只有拿了奖,才能心安理得地自我肯定。
于是,凡是邻居眼中的“神童”,莫不“拿奖拿到手软”。
走向社会,各种奖项更是铺天盖地。参加选秀有奖,拍电影有奖,盖房子搞建筑也有奖,越来越多的颁奖礼……但参与者乐此不疲,因为“需要”。
哭笑不得—— 过度追捧“洋奖”几成冤大头
不少中国业内却异化到只求名号,不求实质。管他奖项含金量如何,只要沾上“国际”俩字就成。这将国人“为奖而奖”的心态暴露无遗。
在国内拿奖还不够,近年来,“国际评奖热”在中国持续“发烧”,引发热议。
与看重诺贝尔奖一样,诚然,任何国家的人都渴望同胞在国际上获奖、扬眉吐气。但不少中国业内却异化到只求名号,不求实质。管他奖项含金量如何,只要沾上“国际”俩字就成。这将国人“为奖而奖”的心态暴露无遗。
比如,一些导演热衷拍“搏奖影片”,在这闯关不成就去别国,以致有的影片“获国际大奖无数”,却压根儿没在国内公映过。前两年,德国工业设计奖项“红点奖”,被不少中国企业称为行业“奥斯卡金像奖”。可是,这家评奖机构特设了“中国赛区”,企业付出高昂的参赛费后,就能轻而易举把“红点奖”抱回家。如此“水”的奖项,就是为中国人热衷“洋奖”而量身定做,从中渔利,发人深思。
事实在于,无论自己素质多高、产品质量多硬,一些企业和个人仍抱定“外国的月亮比较圆”,仿佛只有冠以“某某国际奖获得者”的名号,才能信心倍增。于是“获奖”,异化成“跑奖”“要奖”,对国际奖项趋之若鹜。
这不能不说是缺乏文化自信的遗憾。斯德哥尔摩大学传媒学教授安德斯·鲍威尔就曾感慨,“什么时候中国人的国际奖情结没有了,中国才能成为真正的大国。”
现实需求—— 热衷拿奖,抹不去的“奖项效应”
在当下风气浮躁的社会里,“名分”其实更有号召力。一旦获奖,尤其是知名大奖,必然带来“名人效应”,哪怕跨行业说三道四,头顶都有着抹不掉的“大奖获得者光环”。
个人热衷拿奖,与社会重奖的环境分不开。在当下风气浮躁的社会里,“名分”其实更有号召力。
有文章就不无感慨地总结过,“做科研,你没名份拿不到项目,哪怕你有牛顿和爱因斯坦的天才资质; 写文章,你没名份,许多媒体上不会给你哪怕一个豆腐块大的角落任你成名;评时事,你没名份,只能沦为众人眼中不务正业的好事之辈……”
这虽为一家之言,但也部分反映了当今事实。一旦获奖,尤其是知名大奖,必然带来“名人效应”,哪怕跨行业说三道四,头顶都有着抹不掉的“大奖获得者光环”。“你好,我们是中国民营经济促进会的员工,现在你公司经过评比,获得‘优秀民营企业’或‘优秀民营企业家’的称号,我们将会给贵公司颁发优秀民营企业的牌匾和证书,但要收工本费和评比费1200元。”这是《北京晨报》报道的今年4月份的一起案件:为挽救公司,北京的赵峰和朋友商量出这样一个赚钱的好托词,让员工按照上述口径对外拨打电话。
当有单位或个人同意付款后,他们便让员工按照对方的名称制作牌匾、证书,并在落款处署以“中国民营经济促进会”或“中国民营企业联合管理会”的名称。半年时间,赵峰等人就非法获利21万余元。
从这种赚钱的门道里,不难发现,获奖证书,对于一些单位、个人,是多么痴迷的事情。过于痴迷,带来的就是不择手段,就是不顾公平真相,花钱买奖。
这其实和“唯文凭论”如出一辙。近年来,出国混身份,野鸡大学成中国学生“文凭富矿”的现象层出不穷。官场更出现一股“求学”热潮。《瞭望》周刊曾揭露,一些官员的学历年年看涨,文凭愈拿愈高。报道说,有的官员为弄文凭,让秘书替自己上课,或贿赂学校蒙混过关,这在社会上已成为公开的秘密。不重真才实学,只为名号,这何尝不是“为奖而奖”的冷幽默?
这背后,是强大的现实需求。比如,一些地方政府热衷争取“联合国人居环境奖”、“文明城市”或是“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并将这些称号作为评先选优、政绩考核的重要标准。在趋利动机下,社会其他层面取向也只好如影随形。
“渊源”颇深——背后抛不开“重名分”的影子
这种思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行为准则。但事实无情的指出,一味追求名分、名号,而不踏实打好行为基础,披上再绚烂的光环,最终也会被打回原形。
逐利思维以外,非得给自己冠以名号,才能底气十足,这其中也有我国的传统文化影响的影子。
自古以来,国人重名份、求名号。资料显示,古时有功有德的皇帝生前都有庙号,曰“祖”曰“宗”以自我肯定,帝王将相死后有谥号,或“文”或“武”表褒扬。几千年文明传承下来,重名份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按传统,不管做什么事、入什么行,都得讲究名份,否则就非常被动,因为“名不正则言不顺”。比如论政策、国家大事,自己无名无分,往往会被认定“信口开河”,哪怕事实一再验证你的正确性。在许多领域,荣誉和名次,也都成为衡量优劣的主要标准。
这种思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行为准则。但事实无情的指出,一味追求名分、名号,而不踏实打好行为基础,披上再绚烂的光环,最终也会被打回原形。正如,有的大桥曾获“鲁班奖”等众多大奖,却弱不禁风地倒掉;许多学子齐集数十证书,却无一实用技能。这样一来,“为奖而奖”真的成了黑色幽默。(记者 李玉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