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下水道”问题成城市病 应急不足在于预警不准

2012年10月16日 15:47 来源:人民网 参与互动(0)
杭州留下地区河道监管部门对东穆坞溪绕城外箱涵上段河道进行拓宽、整治,拓宽与桥梁衔接段转弯处的河道宽度,强化整个留下小和山流域处上游山水的顺利通过性;新建新开河,连接东穆坞溪与上埠河,在汛期时起到分流作用。(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 摄)
杭州留下地区河道监管部门对东穆坞溪绕城外箱涵上段河道进行拓宽、整治,拓宽与桥梁衔接段转弯处的河道宽度,强化整个留下小和山流域处上游山水的顺利通过性;新建新开河,连接东穆坞溪与上埠河,在汛期时起到分流作用。(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 摄)

  编者按:7月21日,一场61年未遇的大暴雨让北京城遭遇严重内涝。其实,北京并非个案,在中国,许多城市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建设赶不上城市化的扩张速度。但,这也仅是一个表象原因。

  尽管雨季已去,但大雨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却引发我们反思。为探讨中国“下水道”存在的问题,人民网采访组特别策划了“十问下水道”系列深度报道,以北京“7·21”暴雨为切入点,多路记者分别走访北京、广州、海口、赣州、合肥、青岛等十余城市,剖析全国城市内涝现象及智慧做法,将“下水道”问题作为当今一种多发的城市病,为其把脉,寻其成因,并以期探寻解决之道。

  北京“7·21”特大暴雨之后,逃生锤“火”了。

  “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逃生锤。”知名演员姚晨在微博上的一句调侃,引来15000多次转发。不少网友跟评,“买一个以防万一。”在淘宝网上搜索“逃生锤”,显示有10000多件“宝贝”,足见其热销程度。

  “现在很多人卖逃生锤,真的不着调。”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中心副教授张小明对人民网记者说,“应急管理,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事情发生以后临时应急,而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遇灾逃生,只是城市防汛应急管理中的重要一环。但正是平日无用武之地的逃生锤,敲醒了民众的应急意识,也拷问着政府的应急管理体制。

  应急管理,并非事后补救

  7月,山东青岛同样遭遇特大暴雨,但市区并未出现内涝。它为何能经受住暴雨考验?

  青岛市防汛办提供给记者的《青岛城市防汛工作流程图》上显示,其防汛工作分为5步,分别是:防汛准备、防汛预警、防汛启动、防汛实施、防汛考核。其中,防汛准备非常充分,包括了预案修订、制定方案,落实防汛责任,准备防汛机械,采购防汛物资,排水设施清淤,防汛演练等6个部分。

  青岛市排水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重视前期预防工作是该市防汛工作特点之一。一是加强预案修编工作,同时围绕预案,展开形式多样的城市防汛演练,使各防汛单位熟悉预案的流程和应用;二是梳理防汛隐患,积极筹措资金对隐患进行整改,对暂时无法整改的,逐处落实防汛责任和责任人,确保城市防汛工作有条不紊进行;三是加强抢险应急物资、设备准备工作,组建各级城市防汛应急抢险队伍,明确拉动程序,“切实做到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防汛应急管理,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但并不等于事前准备,事后补救。“应急管理有四个过程:一是事前,要预防、准备。比如,高速公路入口要关闭,大型活动要停止;二是事发,已经开始下大暴雨了,要做应急监测和应急预警,及时发布信息;三是事中,城市已被淹,怎么办?要做应急处置、现场救援;四是事后,可以恢复的就恢复,不能恢复的要重建。”张小明认为,我国不少城市防汛工作最大的问题是应急准备不足。

  应急预警,可以做得更多

  应急准备不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张小明指出,关键还在于预警不准。

  7月21日,北京实际降雨级别远远超过24小时前预报程度。此外,许多网友认为,气象部门发布预警渠道过少,应向市民发送预警短信;7月25日,北京预报或将迎来新一轮强降雨。公司提前下班了,预警短信发手机上了,排水集团提前到位了……暴雨却“爽约”了;7月28日,全城再次严阵以待大雨乃至暴雨,但大雨或是暴雨仍然没有出现。

  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姜付仁认为,近年来,我国气象预报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预报能力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日本不仅对未来36小时以3小时为间隔的降雨量进行预报,还针对强降雨进行短历时和实时预报。短历时预报是预报6小时内每小时的降雨量。实时预报是预报1小时内每10分钟的降雨量。而我国气象预报仅针对白天或黑夜,时间划分较粗;只能做出小雨、中雨、大雨或暴雨的预报,尚不能做出比较准确的小时降雨量预报。因此,他建议,我国应该大力引进或开发先进的暴雨短时预报技术,提高应对暴雨预报预警能力。

  除了预报不准,网友反映的问题集中在预警短信上。对此,北京市气象局副局长曲晓波曾回应称,气象部门有短信终端发送渠道,但是北京有2000万常住人口,95%以上拥有手机,但是发送短信的基站却十分有限。“之前测试的结果是,一条短信出去之后,一秒钟最快能发出去400条,按照这个速度,全市市民都收到短信要很长时间,如果接收到短信时灾害天气已经结束,预警也就没有意义了”。

  对于以上问题,张小明向记者透露,去年11月,国家启动了一个重大项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该系统要求各省、市配套建设,目前山西、广东、湖北等5个省份已经建设完成。其发布手段主要包括网站、手机短信、广播电视插播、电子显示屏等。力求公众能在10分钟内收到相关预警信息。(记者 李叶)

【编辑:张志刚】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