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岁子女“啃”八九十岁父母 老啃老谁之过
编者按
60多岁的儿子有几套房子,却要“窝”在八旬老母亲家,双方矛盾不断,无奈老母亲一纸诉状告儿子,请儿子搬家;九旬母亲进养老院养老,房子、存折都交给七旬儿子管理,儿子却将母亲存款挪作他用……最近,南宁市青秀区法院受理了几起“老啃老”案件。几起案件最终都以调解结案,几位母亲赢了官司。可官司赢了,亲人之间撕裂的亲情却无法弥合。这一现象折射出什么样的社会问题?请看记者的调查报道。
“老啃老“之故事
【故事1]
儿有房却“窝”居母亲家
母亲请儿子“挪窝”
今年80岁的刘老太,人生进入暮年,却扯上了官司,当了回原告。她要告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小儿子阿强。不为别的,她就是想请阿强一家搬走,还清净给自己。
刘老太有3个孩子,几年前老伴去世,给她留下近30万存款和一套130平方米的房子。因刘老太年纪大了,退休金不高,又身患多种疾病,老伴去世前留下遗嘱,将所有存款留给她用。
看到母亲年纪大了,60岁的小儿子阿强一家便与她生活在一起。刘老太也非常信赖小儿媳妇,便放心将存折交给儿媳妇保管。刘老太说,200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发现小儿媳妇未经她的同意,将存折里的巨额存款挪作他用,因此双方发生争执。
刘老太说,虽然小儿媳妇还了钱,可平时生活上产生的矛盾却越来越多。刘老太受不了刺激的味道,小儿媳妇却经常爆炒辣椒,搞得刘老太只能出门躲避。刘老太在睡觉,儿媳妇用力踏地板。后来他们只好分灶吃饭。此后,儿媳妇经常“霸占”厨房做饭,导致刘老太饿肚子。儿子、儿媳这么对她,让刘老太感到很伤心。
小儿子和媳妇在南宁有3套房产,因为双方相处困难,刘老太希望他们能独立居住,可两口子却不同意。无奈,今年5月,刘老太将阿强推上被告席,请他们一家“挪窝”。
对母亲的抱怨,阿强夫妇感觉很委屈。他们认为自己很尽心照顾母亲,是刘老太自己性格太古怪,很难伺候。刘老太每次生病住院,都是他们照顾。至于分灶吃饭,是刘老太自己说她要少吃多餐。阿强认为,父亲留下的房子自己也有份,房子应该归他,母亲可以居住至终老。
【调解】主办法官认为双方是亲人,有调解基础,建议双方各退一步,冷静处理家庭纠纷。最后,在主办法官的耐心劝说下,母子最终达成了调解协议。刘老太享有房屋所有权,并补偿阿强10万元房屋补偿款,阿强一家于9月30日前搬家。
【结果】阿强拿到补偿款后,至今也不肯搬家。
【故事2]
15万养老金被挪用
九旬老太打官司讨要
92岁的金老太也同儿子打起了官司。
金老太有一子两女3个孩子,老伴已经过世,金老太自己有一套房产。2001年至2008年,金老太一直一个人生活。身体状态不好时,老人便住进养老院一段时间。2008年5月,子女感觉金老太一人生活太孤单,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也不太放心。大家一商量,就由儿子阿军一家搬来与老人同住。老太一本15万元存款的存折也交给阿军保管。
2011年,金老太身体越来越差,只能进养老院由专人照顾。当两个女儿准备给金老太交住院费时,这才发现母亲存折里的存款被阿军领走。而且,金老太的房子被阿军出租,房租也被阿军占为己有。随后,阿军还了4万元给母亲。
那么多养老钱就这么没了,两个女儿决定为母亲讨个公道。今年2月,两姐妹和母亲一起将年近70的阿军告上法院,要求阿军归还11万养老金,而且要将金老太的房子收回。
【调解】法庭上,姐弟间相互指责对方不赡养母亲。经法官调解,双方达成协议:扣除阿军照顾母亲3年的生活费,阿军还要归还7万给金老太,金老太的房子也归老人自己管理。
【结果】阿军虽然还了钱,可他对母亲告自己很生气,并表示再也不会去看望母亲。
【故事3]
女儿借款不还
母亲怒上法庭
同样与儿女打官司的还有80岁的赵老太。
赵老太说,4年前,小女儿红红因为生意周转,向她借了8万元。当时,红红还打了借条,信誓旦旦表示一年内一定会还钱。可几年过去了,红红分文不还,让她还钱,红红总推说没钱还。因为赵老太住进了养老院,红红还住着赵老太的房子。今年7月,倔强的赵老太,一气之下将红红告上青秀区法院。
【调解】开庭当天,赵老太非要亲自出庭。法庭上,红红也承认确实借了母亲8万元。法官告诉赵老太,按照红红借条上落款日期,该份借条其实已经过了2年的诉讼时效。红红既然愿意还款,赵老太能不能让一步?最终,赵老太同意红红还款7万,并限期搬离赵老太家。
【结果】还款当天,主办法官建议通过转账方式还款。可红红取来了7万元现金,让赵老太清点。并声称,母亲既然要钱,她就给她点钱。而赵老太和大女儿一边数着现金,一边与红红争吵。
“老啃老“之剖析
“老啃老”折射出多重社会问题
过去提起“啃老族”,大多都直指失业的年轻人,或者是“宅”在家中的群体。如今出现“老啃老”这种特殊群体,确实让人唏嘘不已。为何会出现“老啃老”?这种“老啃老”现象背后有何原因?昨日,记者采访了一些社会、心理工作者,他们认为,“老啃老”折射出养老、教育、观念等多重社会问题。
“老啃老”是传统观念作怪
“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现在‘啃老’的人越来越多,有扩大的趋势。‘啃老’已经彻底颠覆了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提起“啃老”,南宁市老龄委从事多年老年人服务工作的谭邕生如是说。
据调查,中国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养小”现象,有30%左右的成年人基本靠父母供养。
谭邕生认为,“啃老族”过去大多都是年轻人不适应社会,不愿意工作,靠老人养活。也有些是“宅”在家里,与社会脱节,只能靠父母养活。还有些是老人看着子女辛苦,心甘情愿被“啃”。
如今出现“老啃老”现象,谭邕生认为,原因还是长期的传统观念作怪。有些家庭,子女已经习惯了父母给的享受,即使到了很大年纪,他们依然认为父母的就是自己的。而且这些上年纪的儿女,往往认为老人用不了多少钱,而他自己的压力大。“反正父母过世后,房子、存款都是自己的,用了也没关系”,正是这种思想,让他们“啃老”啃得心安理得。
“老啃老”折射家庭教育偏差
“60多岁的啃80多岁的老,这真的很悲哀。”社会工作者刘红芳说,过去在提到计划生育和独生子女的时候,大家都说以后一对独生子女的年轻夫妻要养4位老人,还有其他更老的长辈,现在看是反过来了。
还有一些专家认为,“啃老”现象折射的并非简单的子女和父母的关系,还更多地反映了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从子女角度来看,有能力但不自食其力,反映出了“啃老”子女一味向父母索取的生活价值观,不是父母不想给其“断奶”,而是自己不想离开父母的怀抱。这也体现出父母教育的偏差。
父母应让子女懂得承担责任
“你再老也是我的孩子,在父母眼中,儿女总是‘长不大的孩子’。”广西绿荫心理咨询热线心理咨询师叶晓萍说。很多老人的确可怜孩子工作辛苦,将自己的养老钱给孩子买房、买车。同时,心里有想法,自己这样帮孩子,孩子也会对自己好。可是,家长从小就没要求过孩子对自己好,怎么对自己好,孩子当然不懂如何才是孝敬老人。当老人的心理预期与现实产生落差,父母与子女间的矛盾就产生了。
叶晓萍认为,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和子女分清界限,让子女成人以后,知道哪些是子女应该承担的,哪些是父母自己的事。这样才能让子女懂得自己的责任。
谭邕生认为,“老啃老”现象也反映了当今社会老年人群体的生活和精神压力相当大。他认为,如果社会各方面保障体系完善,老年人生活压力小、焦虑少,因“啃老”引发的社会问题也会相应减少。(当代生活报 王斯 黄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