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80后打工小伙“撞人不逃逸”获谅解引热议

2012年11月22日 18:02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没监控、没路灯、没行人,这样的夜晚撞倒老人,在成都崇州打工的贵州小伙王冬没有选择逃逸,而是主动将老人李光全送至医院并四处举债筹集治疗费。王冬的举动不仅换来了李家人的谅解,还得到他们的关心和帮助。

  一场车祸,将两户普通农家的正常生活“撞”出了轨道,更“撞”出了人间大爱。如今,王冬和李家人的故事传遍了蓉城的大街小巷,犹如冬日暖阳,温暖着每个人的心灵。

  老人几次让他走,但他却选择留下

  近日,记者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再次见到王冬时,眼前这个黑瘦的农村小伙几天来因老人病情反复而显得疲惫不堪。28岁的他至今也不明白,自己为啥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咋就有这么多记者来采访我?”

  回忆起车祸,他不住地说:“要是那天自己早点出门,悲剧就不会发生了。”11月6日晚上7点,刚从崇州崇阳镇工业园区一家刀模厂辞职的王冬骑着电瓶车从街上回厂,因工业园区附近没有路灯,他刹车不及撞倒了在园区打工的李光全。

  王冬回忆说:“我把老人从地上扶起时,他还能站着,看不出有啥问题,只是后脑勺有点出血。当时,老人觉得自己没啥事,还安慰我说,你走你的,我得回厂,明天还要上班。”

  尽管李光全一再表示“没事”、“实在不行找个诊所缝几针”,王冬还是坚持把李光全就近送到了崇州市中医院。然而,半个小时后,检查结果显示:颅内出血。李光全随即被送进重症监护室,医院要预交两万元医疗费,王冬掏出身上仅有的3000元积蓄后,四处打电话找亲友筹钱,并通过各种方式通知李光全的家属。

  60岁的李光全是南充市南部县五龙观村人,多年来,他孤身一人在崇州打工。7日晚上11时许,李光全的儿女从打工地浙江温岭赶到了医院,见到父亲时,李光全已陷入昏迷。目前,医院已对他实施了三次手术,昏迷程度虽有所减轻,但仍然未脱离生命危险。20日,李光全的病情出现了变化,因术后肺部感染加重,低烧不退而被转至四川省人民医院。

  “化冤为情”,两家人共渡难关

  记者采访了解到,因王冬的诚信之举,这场意外事故不但没让两家人结怨,反而使两个困难家庭“化冤为情”携手共渡难关,共同等待老人苏醒。

  记者20日下午走进医院时,李光全的家人和王冬正在病房照顾老人。目前,治疗已花费5万余元,虽然医生表示老人醒来的可能性不大,但两家都不愿放弃。王冬来自偏僻贫困的贵州习水县大坡乡华中村,一家六口全靠王冬外出务工赚钱养家,月收入仅3000多元。为筹集医疗费,他已借了1万多元。

  更让人感动的是,王冬的行为不仅得到了李家的谅解,而且还得到他们的帮助。考虑到王冬家境困难,李光全的儿子李云昌专门为王冬租了一间房。得知这一消息后,王冬的妻子李丽香也带着7个月大的儿子专门从贵州赶到四川,为两家人做饭。王李两家人共同出入医院照顾老人,宛如一家。

  不过,李云昌坦言,在医院第一眼看到王冬时,恨不得打他一顿;对王冬讲的情况也将信将疑。他私下向警方、院方、鞋厂、病友求证,最后确信王冬确实承担了责任。最后他们决定,不管父亲能否醒来,都不追究王冬的刑事责任,不提出任何经济赔偿要求。

  记者问王冬:“面对可能承担的刑事责任和超出家庭承受能力的医疗费,为何不一走了之,而是选择要留下来?”他坦言:“从撞倒人那刻起,从未想过要走。良心永远不会说谎,即便因此坐牢,我也认了。”

  治愈“道德伤痕” 传播社会“正能量”

  王冬和李家人的故事经热心病友微博转发后引起社会关注,王冬被大家称为“仁义哥”。来自全国各地的关爱涌向两家人,许多人慷慨解囊为李光全捐款治病。截至21日,爱心捐款已达7万余元。

  网友“波波船长”留言:同样是车祸,如果说“小悦悦”事件引发全民道德危机感的话,在这起普通的交通事故中,我们则看到了光明、温暖、希望,感受到社会的“正能量”。

  成都市民张先生听说此事后,向李光全汇去了500元。他说,一方发生不幸后没有逃脱,主动担责;另一方善良宽容,主动分担。最难能可贵的是,被撞伤者家属没有对撞人者提出经济赔偿要求,两家人看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而不是金钱。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胡光伟表示,近年来发生的“交通肇事逃逸”事件、“搀扶老人”冤假错案等道德失范现象,对传统道德观形成了强烈冲击,人们愈发渴望向善的“正能量”,此事件中当事双方对良心、责任的坚守,让公众再次感受到了弥足珍贵的真情和善良。每一个人守住了良心,也就守住了整个社会的道德底线。(记者 吴晓颖)

【编辑:姚培硕】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