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交哥坚持3年末班守候盲人乘客3分钟获赞
(中国网事·感动2012)3年,我每天等你3分钟……
——上海786路“公交哥”坚持3年“末班守候”盲人乘客3分钟
“为了让一位盲人乘客赶上末班车,上海786路公交车司机每天晚下班3分钟,坚持了3年……”近日这样一条微博在网上热传,引发数万名网友的温暖大讨论。
短短3分钟让人们看到了“公交哥”换位思考、真诚相待的美德,也完美诠释了公交为“公”和公共服务为“公”的真谛。于细微处见真情,有时候,传递温暖只需要一点点改变。
这个投诉有点“冤”
“这件好事最开始其实是件坏事。”786路驾驶员孙文明告诉记者。
2008年的一天,车队收到来自上海交通广播台的一个投诉信息:盲人乘客施女士在786路重庆南路复兴中路站附近的一家盲人按摩院上班,这个站的末班车时间是22点53分,而她每天下班时间是22点50分。有一次786路公交车提前了一分钟进站,她行动不便,没能赶上这班车。
786路是一条从上海浦东昌里小区开往浦西陕西南路文化广场的线路,运营十几年几乎“零投诉”。对驾驶员来说,这个投诉接得有点“冤”。因为即使是资历最深的老司机也很难每天都把进站出站的时间点卡得跟站牌上写得一样准。夜班本就辛苦,却因为一分钟的误差“吃”了个投诉,心里难免不是滋味。
当年的786路车队长叫陆玉敏,现在已经退休。接到投诉后,他亲自登门拜访了施女士,回来后召集车队所有36名驾驶员开了个内部会议。孙文明回忆:“当时,老队长谁也没批评,让我们自己用布把眼睛蒙上,从调度室走到公交车那。就十几米距离,但眼睛看不见,每一脚踩下去心里都没有底,非常无助和害怕。”
“黑暗体验”让驾驶员深刻体会到了盲人出行的不易。在老队长的提议下,大家自愿签订了一个协议,将末班车时间推迟到22点56分,好让施女士有足够的时间赶车。为了尽量不影响其他乘客,驾驶员不是在站台空等,而是在开过去的路上尽量减慢一点速度,也有细心的乘客发觉了786路末班车的“拖拖拉拉”,但了解情况后大多表示理解和支持。
“绝对不把你落下”让人心里暖暖的
记者找到了这位盲人乘客施女士。她叫施莉莉,今年43岁,双眼全盲,仅有微弱的光感。回忆起当年的投诉,施莉莉笑说:“其实心里有些过意不去,平时司机师傅都蛮照顾的,实在是因为那天没赶上末班车心里太冒火。”
当时,施莉莉每天要从786路重庆南路复兴中路站上车,然后再换两部公交才能回家。从她工作的盲人按摩院到786路站台有200多米的距离,普通人走一两分钟足够,但对她来说却很勉强。如果没赶上786路末班车,她要走十多分钟去坐另一部公交车,中间还要穿过一条很宽的大马路,晚上十分危险。当时就是因为赶车,差点被一辆摩托车刮倒,吓得她一身冷汗,才决定投诉。
“没想到车队长很快就上门跟我道歉,他说你给我一点时间,一定让你满意。我当时还不相信,以为不过就是敷衍我而已。”但不久之后,施莉莉发现,786路的末班车“晚点”了,她总能比这趟车先到达站台。有一次,她出门晚了一点,心想肯定赶不上了,正匆匆忙忙地走着,听见786路从后面开过来,驾驶员对她喊:“我这里不能停,你快点往前走,不要着急,绝对不把你落下,我等你!”
温暖3分钟传递正能量
而这一等就是3年多时间,施莉莉再也没有同786路公交车“擦肩而过”,直到2011年5月盲人按摩院搬迁。
让786路的“公交哥”们没想到的是,原是一件“内部约定”的小事,却被前不久的一条微博给“挖”了出来。“围观爱心巴士!”“人性化赞一个!”“传递正能量,希望大家都站在对方的角度上多想想。”网民纷纷对786路的“公交哥”竖起大拇指。
尽管工作地点换了,但施莉莉有时候在这一带走亲访友仍然会坐这班车。786路公交车的车型换过一次,过去她都是靠听声音来辨别的。刚换的时候,她没听出是786路,但眼尖的驾驶员一眼就在候车人群中把她认了出来,大声地招呼她上车。车变了,座位的排法也不一样了,驾驶员会给她指路,告诉她哪里有空座位,怎么走。
虽然施莉莉不常坐了,但现在786路的驾驶员仍然习惯末班车等一等,每次进站的时候看看有没有行动不便的乘客,给他们留点时间。“特别感谢他们的关照,如果所有公交车司机都能等一等,我们盲人出行就更加方便了。”施莉莉说。
从22点53分到22点56分,这短短3分钟,是等待,是体谅,是包容。正如一位网友所说:“公共服务的人性化,不是嘴上说说,不是自我标榜,需要换位思考的具体实践,需要对每一个弱势群体的关心,让老百姓感受到温暖和积极的正能量。”(记者张梦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