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立交桥下的寒心追问:谁该为死者负责(3)
董倩:
您的意思是能够把这些正在经历困境的一些农民工含纳进去。好,刚才您也提到救助站的一些苦衷,我们接下来看一下他们的这种心声是什么。郑州市救助管理站给《中国青年报》有一个邮件,其中说了一个非常现实,他们的困境。他说几乎所有的部门还有热心群众打他们的电话去求助,甚至派出所也给他们打电话,让他们去接人,他们为什么?一个“怕”字,积极主动走向街头服务的救助管理站站在街头的寒风中,我们更加感到“势单力薄”、“孤立无援”,这是他们的感受。他们也想帮助街头乞讨的流浪人员和困难群体,反而成为该事件最大的“受害者”,因为增加的是旁观者、议论者,而不是伸手的人,因为伸手的人怕了、犹豫了。您怎么看待来自救助站这种真实的声音?
唐钧:
我刚才已经讲过,就是说他们如果去救助他的话很可能碰到一种困境,就是说旁边围观的这些人不明真相,就觉得被救助的人,他们想要去救助这些人可能是一个受害者,要被你们抓走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面,他们确实是很无奈的,这种情况在一些城市可能在郑州以前也发生过,所以这样的话他们心里就比较害怕。那么现在的公务人员有一个普遍的想法,如果法律规定是这样的,那么我最好不要去超过这个法律规定,所以他们更强调的是自愿,强调他们自己是被动的。
董倩:
好,稍后再继续跟您连线。
现在对于更多的来进城打工的农民工来说,尤其是上了年纪,尤其是没有一技之长的老年农民工来说,他们没有固定的工作,没有固定的住所。那么到底还有没有,除了救助这种方式之外,还有没有更合适的,适合他们打零工的方式去帮助他们?我们继续关注。
解说:
一天一块钱,在一个陌生的城市就可以先找到一个落脚的地儿,这是《新闻1+1》曾经报道过的山东临沂专门为农民工提供的一元钱公寓。
进城务工人员 朱荣兴:
便宜,这儿也是一块,也没涨价。
解说:
为了服务农民工,山东临沂市政府出资2000余万元,建成了一座零工市场。其中一元钱公寓就是一个配套工程。记者看到这片公寓共6栋楼,134个房间,每个房间可住8个人,而且每人还都配有属于自己的一个小储物柜。
朱荣兴:
在那边是大通铺,这边条件很好,也很卫生,床垫舒服。
解说:
一元钱公寓用的是旅馆业信息系统,进城找工作的农民工只要刷二代身份证就可以登记入住或者用一代身份证或户口簿手写登记也能住。这个刚刚干完活的农民工就背着行李赶了过来。
进城务工人员 许华:
一屋有时住十好几(人),有时住50-60(人),就通铺,没有床,现在这边都有床。
解说:
对农民工来说,进城最重要的是有活干、有钱赚。早上五点多,住在这里的大部分人就出门找活了,挎着工具包大多是大工,多少有点瓦工、木工等手艺,而没有工具包的应该是干纯体力的小工。
进城务工人员 董先发:
这个活吧,是没有不出力的,大部分找这个小工都是累活。
解说:
在一元钱公寓旁边就是零工市场,设有专门的瓦工、零工等六个洽谈专区,招工信息栏和电子屏随时更新,而为了解决某些打零工的农民工缺乏技术的问题,一元钱公寓还找来建筑行业能手对他们进行免费培训,甚至还展开了相关的打工维权服务。
零工市场负责人 林详宁:
我们首先让他提供证据。
记者:
这个是?
林详宁:
他当时的欠条,欠多少钱,然后我们有一个落实的记录。我们现在为了搞好维权服务,现在目前是配了两个人。
解说:
一元钱公寓在配套服务上也想得周全,食堂就在对面,从早上五点一直营业到晚上十点,门口24小时提供热水,近两千平米大厅足够四百人同时就餐。公寓还通过公开竞标,选了三家经营者,并明确限定了菜价。花个三五块钱就能有好几种菜可以选,边吃饭边看电影的董先发告诉记者,平时房间还有人负责打扫,洗澡有免费浴室,买日用品有超市,病了还有医务室。
医生:
血压还是高。
董先发:
高了。
医生:
嗯,高压到170了。
解说:
据了解,一元钱公寓的运营成本主要就是服务人员的工资、水电费和设备维护费,一年下来估计要150万左右,而一年的住宿费收入只有近40万,勉强够付水电费,剩下100多万元左右的亏空还得靠政府。
临沂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局长 丛军:
加大公益性岗位的开发,这个在国家失业金里边专门有这一块支出,就是对公益性岗位进行补助。再有,就是我们市区两级财政上都要在这方面加大投入,使他们正常地运转。
董倩:
在看完了临沂的经验之后,我想请问一下唐教授,您觉得临沂的经验最有价值的地方在哪里?
唐钧:
我觉得临沂的经验太好了,太人性化了。如果每个城市都有这样的设施的话,我觉得可以解决很多很多进城来打工的这些人的很多困境。
董倩:
那唐教授,我看完了以后,我就觉得它可能最有价值的一个核心的那一块,就在于他提供了一个好像中转站一样的东西,他可以让农民工到那儿以后找到工作再走。在国外有没有相应的经验?
唐钧:
国外按照港台的翻译的方式叫做中途宿舍。那么在港台来讲,其实在全世界都有,我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我专门去参观过这样的设施,那么他也是,可能住宿条件比我们再更好一点,就是一人一个小房间。那么你从外地来的,你可以到这儿来住三个月,三个月之内你必须找到工作,然后你搬出去。当然我们国家各方面的条件不一样,那么我觉得像临沂这样做的话已经是可以讲非常非常好了。那么我觉得我们应该学习他们这种办法,把这个救助管理站真正办成是一个生活无着、有困难的人,可以去求助、可以去渡过一个难关的地方。
董倩:
其实临沂的经验也就是给他们提供了这么一种可能性,让他们迅速解决自己目前的困难,然后能够生活迅速步入正轨。
好,谢谢唐教授今天给我们介绍这么多的东西。
《人民日报》有这样一个社评,说在解决农民工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解决生存困境是救助之本”。其实本来就是这样,生命本来就没有尊贵还有卑微这样的区分。如果社会能够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温暖,能够提供一个更加强健的救助制度,那么这些经历困难和经历艰辛的人就会感到更多的温暖,这个冬天也就不会再寒冷。
好,今天的节目就是这样,感谢您的收看,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