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记者扮流浪汉救助站内遭殴”折射救助机制短板

2013年01月11日 00:2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长沙1月10日电(记者 傅煜)连日来,引发广泛关注的“记者假扮流浪汉长沙救助站内遭殴”一事持续发酵,在双方各执一词的回应声中,如何让流浪人员得到更好救助,成为公众普遍关注的焦点。

  近期,两名流浪汉接连被发现冻死在长沙城区桥下。“他们缘何拒绝温暖不去救助站?”为解开这一疑问,7日晚,此间某媒体记者戴鹏乔装成流浪汉“流落”长沙街头,随后被民警护送到长沙市救助管理站。

  “他们一直逼问我姓名、住址、家人联系方式,因为我装扮的是聋哑人,就一直未说话。”据戴鹏描述,救助站工作人员在简单询问一番后,就“无缘由”对其进行殴打。

  此消息一出,舆论对长沙市救助站“暴力救助”的质疑声四起。长沙市民政局随后召开发布会,坚称救助站并无违规行为。“工作人员多次询问其身份并果,在误以为其精神异常,担心其口袋有危险物品的情况下,才无奈上前制止可能发生的过激行为”。

  10日,长沙市救助站站长黄智谋对中新社记者表示,工作人员对求助者进行身份甄别和相关信息确认,完全符合政策规定,不妥之处是问话时语言不够艺术,并发生了身体接触,但也是事出有因。“我们将思考今后如何让每个救助环节更加合理完善,是否还有更好的方式来解决此类问题。”

  对于一些流浪人员拒绝温暖的缘由,黄智谋说,有些流浪者过惯了自由的流浪生活,而一些以拾荒为生的流浪者,需要四处奔走才能拾到废品,无法在一个地方固定生活。此外,按相关规定,救助站只能为求助者满足衣食住行医等临时需求,不能提供现金支持,一些流浪人员因此选择继续流浪。

  不过,在黄智谋看来,拒绝温暖者毕竟是少数。近年来,长沙市救助站平均每年救助的对象达25000人次。而记者当日在长沙救助站采访期间,至少看到3名流浪者被警方送到此地。在工作人员的反复询问下,一名疑似精神病人或不言不语,或答非所问。“来这里的一般身体残疾或有精神问题者居多。”护送这名流浪者前来的民警说。

  2003年,收容遣送制度的取消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颁行,让流浪者获得帮助的可能大为增加。在人们纷纷为之拍手叫好时,也有舆论指出,从当前情形看,城市救助站更多起到的是一种“转送”作用,意味着他们并无必须救助流浪乞讨人员的压力,也不试图提供延伸式的救助措施。因此,不被监督的“暴力行为”也就随之发生。

  “一项制度转变从零开始,若要兼顾各方各面,需要时间来不断完善。”黄智谋表示,作为一个临时救助机构,救助站仅是整个救助体系中的一环,“比如临时救助过后,下游的事情谁来做,还需相关制度配套”。

  他举例说,一些流浪儿因父母离异等家庭变故被救助站接收、临时监护,但如何对他们进行后续帮助和支持,仍有待解决。“求助对象情况复杂,需求不一,目前我们的工作方式和内容,还不是很适应社会发展和民众需求。”(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