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养家庭悲喜路:孤儿返回福利机构后难享亲情
2009年4月4日,王玉民与寄养在自己家中的两个残疾孩子一起表演。(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王苡萱摄
除了收养,袁厉害式的家庭寄养曾被视为养育孤儿最好的方式。民政部称,福利机构养育不是最好的方式,家庭寄养方式更有利于孤儿回归家庭、健康成长。
在北京,有两个区县设置有家庭寄养中心。数百个农村家庭里,现在寄养了500多名孤儿。寄养家庭的孤儿,享受到了福利院孩子享受不到的亲情。而他们的寄养身份,却又不同于收养关系,注定他们虽渴求亲情,却必须在超过一定年龄时离去。
离开家庭之后的未来,他们将如何面对?
没能收养成功
按照2011年新出的规定,寄养家庭的孤儿超14岁必须接回福利机构。离家时,小军小杰抱着他爷爷的腿直哭。一家人哭得稀里哗啦。
67岁的王玉民老爷子在家养病已近一年。2012年年初的一场大病,几乎要了他的命。
他曾是村里的文艺骨干,吹拉弹唱无所不能。现在,电子琴上蒙了灰尘,二胡、葫芦丝等乐器也久不把玩了。
“他一见到这个就想孩子。”王玉民的老伴刘瑞英说。王玉民家中寄养过两个孤儿:脆骨症患儿小军、盲童小杰。
2009年3月,一场春雪后的大晴之日,记者曾造访王玉民家。那时,王玉民和小军、小杰给记者合奏了一曲《步步高》,小杰弹电子琴,小军吹葫芦丝,老爷子拉二胡,三人默契有加,脸上洋溢的都是笑意。
2011年12月25日下午,王玉民突然接到两个孩子将被接走的通知,26日,小军和小杰被北京儿童福利院派人接离王家。刘瑞英说,当时,一家人哭得稀里哗啦。
在王家生活15年的小军,现在22岁,除了腿脚稍不灵便,跟正常孩子没两样,“我们想收养小军,不要国家出任何钱,我们自己养”。
得知小军已过了被收养的年龄,王玉民委托律师写了一份住养申请书,“我和老伴,大儿子大儿媳、二儿子二儿媳都愿意接力养小军”。
手续跑了一个多月,但最终没能获得市里批准。刘瑞英记得,那天老头子回家里坐下,“说我跑不动啦,一口血就吐了出来”。
王玉民随后被紧急送往医院,在重症监护室待了5天,在医院住了一个多月,人瘦得不像样子,此后身体也一直没能完全恢复。
寄养后发生改变
“寄养半年后,奇迹发生了。”马凤英说,原来呆傻的孩子能说能笑,原来只能坐轮椅的孩子能下地走路了。
对于王玉民提出的收养、住养请求,大兴区家庭
寄养中心负责人马凤英也帮忙去跑了不少手续。“以前有两个寄养家庭也对孩子感情特深,就把寄养的孤儿收养了,成功了。”
此次王玉民的被拒其实让马凤英有些意外,“这对孩子是好事啊,毕竟小军也不愿离开”。马凤英猜测说,可能是现在没有住养的相关政策,所以福利院拒绝了王玉民的请求。
“可孩子大了,应该让孩子决定去留。”王玉民的老伴刘瑞英激动地说,“早知道这样,我们10年前就办收养了。”但如今为时已晚。
类似小军和小杰这样的寄养孤儿,在大兴现有近200个。“跟小军小杰一批离开的,那次一共有8个孩子。”马凤英说,这8个孩子在大兴寄养数年甚至十余年,都已超过14岁。在寄养期间,中心开展过一些培训,如电脑、剪纸、十字绣、音乐等,“8个孩子也都有些特长”。
始于1994年的北京孤残儿童家庭寄养,首批试点对象曾是3名分别患有聋哑、脑瘫和弱智的孤儿。“这些孩子寄养半年后,情况都有好转。”马凤英说。
这以后,大批的孩子被送到农户家中寄养。2000年,民政部还将这种家庭寄养方式命名为“北京模式”,在全国范围推广。
王玉民因为擅长吹拉弹唱,教起孩子来更是得心应手。看到自家两个孩子的成就,王玉民不是不骄傲的。小军7岁被送到王家时,基本处于“半爬行”状态,不会走路,动不动就骨折。王玉民给小军打了一副拐杖,教他走路,小军慢慢地从双拐变单拐,最后完全甩掉拐杖。盲童小杰比小军晚来几年,刚来时被认为智力有问题。
但十多年过去,两个孩子在王玉民的教导下,学会了一些吹拉弹唱的本事,成了大兴区残联文艺团的成员,经常去市残联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