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90后农民工:我们没觉得和其他白领有什么不同
京城90后农民工:对工作生活期待很多,对自身有明确认定
“我们没觉得和其他白领有什么不同”
记者 赵剑影 文/图
1月13日,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分钟寺附近的四川驻京办多功能厅里,张灯结彩,喜气洋洋,400名川籍在京务工青年参加由四川省团委等主办、四川驻京团工委承办的“迎新春·大拜年·叙乡情”暨川籍在京务工青年交友联谊活动。
放眼望去,十几个戴着厨师高帽正在跳着红遍全球的“骑马舞”的小伙子显得格外醒目,尽管“舞艺”稍显稚嫩,但还是获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这群身着厨师服的小伙子满脸稚气,然而,谁都想不到他们竟是眉州东坡厨艺非凡的90后大师傅。
当问及此次参加活动除了表演以外的安排时,这些大小伙子显得有些羞怯,有点扭扭捏捏。“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我来说,参加交友联谊活动的想法,那就是相亲交友。”一名小伙子很坦率地说。“遇到合适的就在一起,遇不到就再等等,现在不着急。”
说话的这名小伙子叫刘欢,正是此次“厨师style”的领队。1991年生人,出生于四川遂宁,如今他已是眉州东坡国奥村店的店长。“我职高毕业就出来了,现在工作有五年了。什么样的工作都做过,最初我是做传菜工。现在算是有点进步。今天来也是想多认识一些人,能交一些朋友。对于我们来说,现在不光是为了挣点钱。”他说。
刘欢的话代表了90后农民工的想法。作为新生代农民工,和父辈有着明显不同,他们对于工作和生活有着更多的期待,对于自身有明确的认定。
不认为自己是农民工
和上一代外出务工的群体不同,这群90后并不认同农民工这一称谓。在他们印象里,农民工是那些学历较低,从事水电工、建筑行业等的那部分人。而他们则更喜欢把自己的单位叫做公司。
当记者提及农民工一词时,这群刚刚还热情洋溢的年轻人突然变得很沉默。“我觉得自己跟别人没有什么不同。同样都是干活拿工资,我们没有觉得自己和其他的白领有什么不同。我们也不希望别人给我们贴标签。”同样是来自眉州东坡的90后女生曹晶说:“我是2009年来北京的,半工半读学完了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的工商管理大专专业。我觉得走到现在证明了我很优秀。现在我课余还在学习,准备考培训师中级。我师傅讲一节课能挣好多钱,在业内很有名气,他就是我奋斗的目标。”
“我们都是有技术的人,不是农民工。”“在工地上搬砖干活的才是农民工吧”……
看重生活品质
“现在爸爸妈妈都有工资收入,对于我们来说,出来不需要考虑家庭太多,也不用养家糊口,养好自己就行了。”这群年轻人里年纪最小的刘明煊说,“挣钱并不是问题,可人不能只为了挣钱活着。”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些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范围较之以往有了更大程度的拓宽,逐渐从建筑业等传统行业向服务业转化。而对于选择什么样的职业,这些新生代农民工也有自己不同的认识。
“现在我们的工作是8小时工作制,要是太长就不行了。工作也要有休息和娱乐的时间。”刘明煊说。
“这正是新生代农民工的不同之处。老一代农民工从乡村来到城市,为的是更好地养家糊口。而新生代农民工的父辈由于谋生手段的多样化,家庭情况相对较好,对于温饱问题的考虑就退居其次。而对于个人的追求开始逐步显现。”四川驻京团工委副书记黄仕锋说,“仅仅提高工资已经吸引不了新生代农民工,他们看重的东西也随着时代发生了变化。”
期待成为新市民
“希望能在这里扎根,毕竟来了这么久,在这里有很多朋友,和这个城市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刘欢告诉记者,他的新年愿望就是在新的一年里能有更多进步,能在这个城市里扎下根。
据社会保障部的相关数据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在东、中、西部地区务工的比例分别为72.3%、12.9%和14.4%;全国总工会的调查数据也表明,新生代农民工目前超过1亿人,占农民工总数的60.9%,占全国职工总数近一半,已成为产业工人主力。然而,在采访中,记者发现,除了个别用人单位能够组织业余文化生活之外,从整体来看,农民工们的文化生活还是相对单调贫乏,很多新生代农民工生活仅限于玩手机,聊QQ。
“针对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如何满足他们的文化需求,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思想素质,是应当着重解决的问题。解决农民工的精神文化需求,最终还要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寻找出路。充分发挥社区作用,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把人吸纳进来。只有越来越多的人把关怀投注到农民工的文化生活建设上,他们这个群体才能更好地融入城市。”共青团北京市委社区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四川驻京团工委副书记黄仕锋说,四川是劳务输出大省,常年在外务工人员就有2300余万,在京务工的川籍青年更是高达70万,他们在用辛劳汗水为首都添砖加瓦的同时,也牺牲了很多与亲人团聚及恋爱交友的机会,务工青年团聚难、择偶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我们也希望能够提供一个机会帮助他们增加归属感,增强他们在城市中的融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