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老院入住率偏低 设施落后管理不善是主因
加强农村敬老院建设,提高集中供养能力和服务水平,是改善当前农村分散供养五保对象居住环境、生活条件的重要途径。发展农村敬老院,扩大集中供养范围,也充分体现着党和政府对社会最弱势群体的关怀。但是调查中却发现:不少农村敬老院却鲜有人居住。
福建省顺昌县现有农村敬老院12所,其中近年为解决床位紧张问题,新(扩)建了7所敬老院,每个院有床位40张,原有的5所敬老院有床位15至30张不等。全县农村敬老院共有床位365张,服务人员21人。全县现有农村五保供养对象501户,521人,其中集中供养68人,集中供养率仅为13%,平均每所敬老院供养人员还不到6人,距实现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80%以上的目标相差悬殊。
设施落后、管理不善导致老人不愿去敬老院
一是基础设施滞后。部分乡镇虽有敬老院,但由于财力支持不够,资金困难,敬老院的房屋年久失修,出现漏雨、室内潮湿、昏暗无法居住现象,室内日用设施和一些生活必需品陈旧、破损,使老人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如某乡一位供养对象陈大爷讲道:“我是很想去敬老院生活,可那里的宿舍条件还没有我家好,太暗,太潮湿了,住在那里会得关节炎,我只好又搬回家住。”
二是供养标准偏低。目前,五保对象的供养标准只有福建省通过的低保渠道给予的260元/月。虽较以前有一定的增加,但因物价上涨较快,标准仍然比较低,远低于《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规定的“不低于当地村民的平均生活水平”。由于标准太低,敬老院普遍反映,这么低的标准很难给这些五保对象开办伙食。这样,很多敬老院就将补贴发给五保对象,让他们自己解决,自己生活。因此,敬老院集中供养的人员就越来越少。
三是管理不善。由于目前农村敬老院没有专职工作人员编制。现任敬老院院长及管理人员,大多是本乡镇的村民或是村干部兼职,管理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学习,缺乏敬老院管理的专业知识。管理人员工资没有纳入财政预算,工资偏低,没有工作积极性,责任心不强,所以,对供养人员的服务不热情,照顾不周到。在伙食上,由于标准不高,又没发展院办经济,加上伙食调剂不好,老人吃不惯,吃不好,难以留住老人。
四是文化生活贫乏。目前,大部分敬老院没有配备电视,没有订报刊,基本上没有组织老人开展学习、教育、文体活动等。老人的业余文化生活很贫乏,加上入住的人员少,感到很寂寞,老人在那里待不下去。
另外,在调查中,笔者发现还有一些五保对象患有精神失常、肺结核、糖尿病等疾病,在敬老院里难以管理或管理不好,只好在外由亲戚或村民代养。
多处入手,让敬老院成为老人晚年乐园
提高集中供养率有利于现有敬老院资源的充分利用和优化。对集中供养的五保老人而言,既能够在吃、穿、住、医、葬等方面获得全面保障,也能够使老人们相互照料,从而改善和提高老人的晚年生活质量。为此,笔者建议,应从多处入手,提高农村敬老院的入住率:
加强对新修订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的宣传,让广大干部群众正确认识敬老院,重视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把它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对分散供养五保对象的沟通引导,通过组织他们参观新敬老院、与集中供养的五保对象交流等办法,让他们早日加入到集中供养的行列中来。此外,还可采取“试入住”的办法。即:五保对象可先入院生活一个月,让其体验集体生活,如果老人认为集体生活幸福、温馨,就会自觉自愿要求与敬老院签订集体供养协议。例如,元坑镇敬老院近两年通过逐户走访动员五保老人,组织五保老人参观敬老院,使很多原来不愿进敬老院的老人也入住敬老院。
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从顺昌县的农村敬老院基础设施和内部设施来看,除近年新(扩)建的7所以外,其余敬老院的基础建设普遍较差,达不到上级要求的标准,也不符合五保对象生活的需要。因此,中央和省上要对新建和改造的农村敬老院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同时各县、乡镇(街道)财政和有经济能力的敬老院所在村要拿出一部分资金来,帮助农村敬老院改扩建,要对敬老院的院落、房屋、绿化、道路、水电等方面的基础设施进行完善,使住房有卫生间、浴室配套,有公共食堂、文化娱乐室、医疗、健身室等,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办公设施及五保老人的日常用具等配置,使五保老人在这里能住得舒适,生活得愉快,真正成为五保老人安度晚年的幸福家园。
提高老人生活水平是提高集中供养率的重要措施。要积极探索敬老院以院养院的新路子,不断增强农村敬老院的自身“造血”功能。可以扩大敬老院供养范围,在本乡镇五保对象应保尽保的基础上,利用敬老院闲置资源,多余床位,吸纳社会上的老人到敬老院来养老,实行有偿服务,增加敬老院的收入,以弥补敬老院经费不足的问题。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元坑镇、大历镇、大干镇等敬老院通过吸收部分社会老人入院,增加收入取得了一定成效。
注重文化建设,丰富院民生活。敬老院里可以组织院民开展一些适合老人特点的文娱活动,也可联系当地学校、有关单位和社会团体到敬老院来开展联欢活动。例如,双溪街道的阳光敬老院经常联系一些学校和老年文艺团体到院里来演出,既活跃了敬老院的气氛,又丰富了老人的晚年生活。(谢京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