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留守儿童 称交流过后体会其亲情缺失之苦
春节临近,笔者多次来到湖北省谷城县赵湾乡中心学校与部分留守儿童零距离交谈,从中了解到了这些留守孩子的共同心声——我想有个家,一个有爸爸、妈妈呵护的家。
余鑫,12岁,在赵湾中心学校读六年级,看起来是个很懂事的孩子,他说他的爸爸、妈妈都在广东深圳打工有好几年了,每年都是过了小年以后才能回家,过年后初七、初八又走了,一年最多只能和父母在一起十几天。在交谈中,笔者注意到余鑫曾多次眼泪在眼眶中打转,最后又强忍回去。余鑫还说,学校虽然开通了亲情电话,但他还是希望学校能把多媒体教室利用起来,给留守孩子建一个网上见面平台,轮流为孩子们开放,至少每月能让孩子们和父母在网上见一面,说说心里话。
“想妈妈吗?”“想!”面对笔者的提问,8岁的赵米可很快地回答道,“我那回还梦见我妈妈了,梦见她给我买了好多好玩的买卖儿(襄阳地方话,玩具)。”谈话中赵米可毫不掩饰他的童心。小米可在中心学校附近一家“留守之家”寄宿,妈妈赵德丽在武汉打工,父亲前几年在矿上打工遇到矿难去世了,小米可每隔10天学校放假才回到韩家山村和奶奶团聚一次。笔者问及新年他最想的是什么,孩子的想法很简单、很真实:“我想妈妈过年早点回来,还有就是明年放暑假的时候妈妈能接我到武汉去玩一趟,我妈妈跟我说那里有好多房子、好宽的街道、好多汽车,我们山里没得。”
田熊,8岁,读二年级了,他父母亲都在广州打工。因为家里比较困难,他父母有时候过年都不回家,为的是节省点路费,笔者问小田熊:“今年过年你爸爸、妈妈回来吗?”“找不到(不知道),他们没说,他们没整到多少钱。”小田熊说话时显得可怜巴巴,十分孤单。“想他们过年回来吗?”“想,我爸爸、妈妈过年能回来,我不要你们给我买玩具,也不要你们给我买新衣服,能让我当面喊你们一声就好。”
在赵湾乡,类似他们这样的“留守孩子”有200多个,从表面上,我看不出他们与别的孩子有什么不同,只有当你真正与他们交流之后,才能领悟这些孩子幼小的心灵饱受长期远离亲人、亲情缺失的苦楚。(薛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