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早已立案的“房姐”何以“被失踪”?

2013年02月06日 02:55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神木警方对龚爱爱已立案多日,却迟迟不发布信息,引起舆论的质疑和误解,何必呢?

新华社记者日前从陕西省神木县了解到,当地警方已于1月27日对“房姐”龚爱爱涉嫌伪造国家机关公文、印章罪进行了立案。2月4日,按程序依法对龚爱爱刑事拘留。

兜了这么大一个圈子,蓦然回首,公众才惊讶地发现,“失踪”了多日的房姐原来早已被当地警方控制了。这不免让人产生一种被愚弄的感觉,不是下落不明吗?不是还未立案吗?

回顾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从1月16日网曝神木“房姐”龚爱爱两套身份、在京20多套房开始,随着户口的增多、房产的累加,公众的情绪也不断发酵,公安部、最高检也予以高度关注。按照常理,对于这样的公众舆论热点,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理应及时公开披露相关信息,以回应民意关切。

然而,公众看到的却是一团扑朔迷离的迷雾。

当地政府部门不仅没有及时披露调查进展情况,也没有在立案、刑拘等关键性的节点上有任何主动公开的举动。即便是在媒体再三追问的时候,要么拒绝回应,要么含糊其辞。这种信息的混沌状态,一方面加剧了公众的不信任情绪;另一方面,也在客观上使得猜测满天飞,房姐“失踪”(甚至有人说她已经潜逃海外)的信息也甚嚣尘上。

也许,当地还在斟酌何时披露案件调查进展为宜,也许确实有办案保密性的考量,但是,面对汹涌的公众舆论,这种“保密”考量显然加剧了公众的误解,也并不利于整个事件的走向,甚至放大了事件的恶劣影响。

在公众舆论的酝酿、发酵过程中,当地其实可以有限度地及时公开披露相关信息,这种公开也能够与网民形成某种良性互动,共同推动事件的进展,从而形成一定的社会共识。

其实,当地完全可以在事件刚刚开始发酵的时候,多一些解释,多一点坦诚。如果这样做,公众何须在房姐事件上浪费这么多感情,当地政府也不会流失这么多的公信。

□胡印斌(媒体人)

【编辑:王峥】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