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最小保洁员”的正月初一:3岁娃帮父母扫街
中新网西安2月10日电 题:西安“最小保洁员”的正月初一
作者 冽玮 冀浩凡
10日,农历蛇年正月初一,“雾”锁古城西安。
除夕夜,中国人习惯用鞭炮辞旧迎新,满地的碎纸药屑,对大街小巷的保洁员来说,几同一场战争。
在位于繁华地带的柏树林街道上,年逾不惑的保洁员韩师傅忙得满头大汗。“每年初一,工作量格外大,今天4点就出来干活。”
来自陕南的韩师傅自幼丧父,2010年的一场泥石流冲毁了老家的房子,举债盖房后,入不敷出。他与妻子带着两个孩子来到西安,加入了进城务工的“大军”。
在他身后,是未满3岁的女儿韩灵,亦步亦趋地跟着扫地。“娃懂事,一大早就和她哥来帮忙。”提起女儿,韩师傅一脸幸福。“干完活,就给娃包饺子吃。”
不久前,两岁幼女帮助保洁员父母扫地的场景,被网友发现后上传微博,触及许多人心中最柔软的部分。小女孩手执比自己还高的扫帚,蹒跚挥舞,拖着簸箕收集垃圾,还不忘提醒父母“有车”、“慢点”,网友纷纷感叹,这是是史上“最小的保洁员”。
“最小保洁”的故事越传越广,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小韩灵进入了幼儿园。“幼儿园才是娃最好的归宿。自己没文化,就盼着娃上学,将来能有出息。”
韩师傅告诉中新社记者,人在异乡,生活艰苦,能坚持下来,全靠“好心人”的帮助。“邻里街坊看娃小,经常帮忙带,还送些衣服、日用品,有的还不肯照面,把东西挂在垃圾车上。”
针对“最小保洁员”现象,陕西省社科院副院长认为,近年来,中国官方始终在倡导核心价值观,社会加大了对真善美的褒奖与彰显。对平凡人的善迹,更是大力度地表彰。这对全民的道德起到了引领作用,呼唤出了平民生活中向善的力量,使之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
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进城务工人员数量已超2亿人,在他们背后,有7000多万的孩子,包括1400多万跟随父母的随迁子女,“小韩灵”正是其中的缩影。
10日中午,记者来到韩师傅家,斑驳的门框上贴着火红的对联,狭小简陋的屋里,唯一的一张床上放着毛绒熊、新衣服、书包、糖果零食……韩灵的母亲柳玉翠说,这是好心人送给女儿的春节礼物。”
韩师傅一家人挤在窄小的灶台上,一起包饺子,小韩灵时不时搭把手,帮父亲递面皮,帮母亲剥葱。“娃虽小,却很懂事。”说到女儿,韩师傅言谈中透着骄傲。“现在见人会叫爷爷奶奶,叔叔阿姨,来看她的人都夸她有礼貌。”
随着热气腾腾的饺子出锅,一家人聚在桌前,欢声笑语,其乐融融,“虽然回不了家,年过的也简单,但只要家人能在一起,日子就有盼头”。
谈及孩子上学的事,韩师傅不无感慨,“乡下人在西安,无依无靠。去年春节,娃上学没着落,根本没心情过。”而如今,上学后的小韩灵,已经会背诵简单的诗词,“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望着雀跃的女儿,韩师傅沧桑的脸上挂满欣慰。
早在2008年,中国教育部就提出,要努力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工作,保障其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在官方的思路框架下,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虽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前景可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