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甘肃年轻务工族的“城市梦”考验异地“亲情”

2013年03月02日 15:2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兰州3月2日电 (记者 冯志军)经过多年打拼,来自甘肃农村28岁的务工者赵刚在今年春节前夕,终于在西安城区里拥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虽然交过款后,眼下还有几万元人民币的借债以及自此开始的分期付款重压,但面积不大的这套两居室还是让他“踏实了很多”,甚至感觉“碰触”到了日渐清晰的“城市梦”。

  十年前,高考落榜的赵刚跟随村里的务工人群涌向城市,工地、煤矿等这些最苦最累的工作都一一经历过来,后进入一家酒店学会了厨艺,才算逐渐“稳定”下来。“扎根在城市”是赵刚第一次看见精彩纷呈的都市生活后便萌生的念想,但与多数进城务工的农村年轻人一样,他认为在城里买房才算是“城市梦”的开始。

  在赵刚看来,一套房子可以保证在城里站稳脚跟,这不仅甩掉了作为“乡下人”的焦虑与尴尬,而且有“底气”去想城里人追求的东西。然而,真正的城市生活并未开始,他却体会到了异地亲情缺失的孤独,尤其是独自生活在乡下的父母和孩子,让他内心如同打翻了五味瓶一样,不是滋味。

  “今年回家过年期间,几次劝父母到城里一起去生活,但他们称‘不习惯’,说要留在家乡。”赵刚说,他作为家中唯一的男孩子,理应守护在年迈的父母身边,但习惯了无拘无束农村生活的父母,对城市生活表现出来的排斥,令他意外。如何平衡“城市梦”与异地亲情的矛盾,赵刚对此一筹莫展。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在农村许多家庭里,1980年之后出生的孩子中只有一个儿子,在根深蒂固的“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影响下,这些年轻人与其父辈们当时家里的数个兄弟相比,异地亲情的“牵绊”让他们的“城市梦”变得愈加坎坷与艰辛。

  记者发现,很多年轻务工族正面临着“城市梦”与异地亲情间骑虎难下的尴尬,而留守在农村的“空巢”老人在“儿子出息”与“自己孤独”间的矛盾里悲喜交集着。

  今年春节,甘肃陇南市大山深处年近六旬的农民李国强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老人在外务工的儿子和儿媳五年来第一次“意外地”未回家过年,返乡邻居后来证实了儿子“正准备在城里安家”的消息。

  这个本来足以使李国强在村里扬眉吐气一番的“好消息”,却让他一点也高兴不起来,甚至有点“心里发酸”。他说,能在城里安家,说明儿子有出息了,这本是一家人高兴的大喜事儿,但一想到以后将和老伴过无儿无女的日子,心里就不由得难受。

  几年来,李国强和老伴拉扯着今年刚满5岁的孙女生活在一起,虽然儿子儿媳时不时就会回乡探望,但匆忙的往返让老人始终找不到一家人团聚的其乐融融。“我很理解儿子儿媳的辛苦,只是不知道相隔两地的一家人以后怎么办。”李国强说,除过他和老伴时常感到孤独外,长期留在家里的孩子对其父母也显得没有多少感情。

  根据甘肃省心理咨询师学会一项调查显示,目前,甘肃75%的老年人生活在农村,其中约有超过三成的老年人生活处于“空巢”状况。调查发现,年轻夫妻外出务工不仅使农村“空巢”老人常感孤独,而且致使留守儿童亲情缺失。(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