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进化史:从天天做好事到“志愿时代”(2)
上世纪60年代:天天做好事
雷锋做的都是小事, 平凡事需要天天做
在老人们的记忆里,上世纪60年代初,正值大跃进后连续三年自然灾害,国家非常困难,百姓生活也十分拮据。他们对雷锋的记忆更加清晰,对于那个时代的很多人来说,雷锋的形象要更加亲切,不是一个单纯的道德符号。
记者采访了长清区归德镇78岁的刘成德老人,他和雷锋同为沈阳军区的战友,曾经作为先模一起做过报告,受过表彰,雷锋还给他留言,说他是永远学习的榜样。在他眼里,雷锋就是一个亲切的战友,雷锋精神就是天天做好事。“雷锋做的都是小事,但他天天做,事情多的一火车都拉不完”,刘成德说起和雷锋一起参加沈阳军区首届共青团会议时的一段场景,“中午大家一起吃饭,我和雷锋一个桌,就炊事员一个人忙着给大家端菜,雷锋看到后就赶忙把菜接过来,起身帮炊事员把所有桌的菜都摆放完,等有的人吃饱了,他却还一口未吃”。在刘成德的记忆中,雷锋所做的事,都是这样的简单和平凡,但汇聚在一起,就组成了雷锋精神。
1962年8月15日,雷锋去世,第二年的3月5日,毛泽东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一时间,学雷锋活动就成了全国的一件大事,到处都能看到学习雷锋的标语,“大喇叭”广播里也循环播放。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多人都像刘成德一样,甚至下定了一辈子去践行雷锋精神的决心。
上世纪70年代:工作上向好的看齐
工友们抢着加班, 做了好事默不作声
学习雷锋的热潮一直持续到上世纪70年代,这个时候的刘成德已经结束了7年的部队生活,返回到了长清老家,被安排进了一家机械厂工作。在新的岗位上,他在心里给自己定了新的标准,“当时能当一名工人是很光荣的事情,心里想的是要为现代化建设做贡献,走到工厂,就要把雷锋精神带到工厂”。
在工厂的刘成德总是一刻也闲不住,早来晚走、加班加点是常事,工作任务完成了就自觉的打扫一下院子和车间,看着徒弟干活,他也抢着干。一位曾经在济南国棉一厂做纺织工的王奶奶也回忆说,有段时间国家还是处在困难期,当时车间里除了车间主任以外,都是女工,都是上有老下有小,可工友们都抢着加班认为埋头苦干就是学雷锋。
刘成德老人回忆说,那个时候最光荣的事就是能评上“先进工作者”,“能当先进的人,不光要工作认真,技术过硬,还要能践行雷锋精神,助人为乐,有很好的群众基础才行”。当时大家生活都很拮据,每家每户的粮食定量供应,可即使这样,看到谁家孩子多,粮食不够吃,其他人就悄悄的在他的饭盒里放一个窝窝头啥的,人与人之间都互相帮衬。
上世纪80年代: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精神
精力都放在工作上 不能因自己拖了集体后腿
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一切行动听指挥”、“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和刻苦学习的“钉子精神”……这些概念成为那个时代学习雷锋精神的主旋律。除了助人为乐,大家都把精力放在了工作上,刻苦钻研技术,改进生产工艺。刘成德当时已经成了厂里的老工人,是个有经验的老手。
他回忆说,学习雷锋的觉悟更高了,已经不仅仅是局限在做好事,帮助人的层面,“国家正在搞建设,帮助国家的发展,也是雷锋精神的一部分”。作为机械工人,他带着大伙搞农机技术革新,为厂里创造了近20万元的产值。曾经在海里救人落下的腰疼病犯了,他有的时候痛得从床上爬不起来,“但那个时候的人就是有那么一股劲,雷锋曾经在部队,也是爱钻研,好学习,集体的荣誉比什么都重要”。
记者了解到,那个时候的“集体主义精神”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团队精神”,每个人都把个人的荣誉和集体的荣誉联系在一起,为集体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