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进化史:从天天做好事到“志愿时代”(3)
上世纪90年代:集体的共同价值取向,人人争当“学雷锋标兵”
写雷锋日记、观后感 同学间比谁做的好事多
对于很多80后,这个时候的雷锋精神带有了更深的时代记忆,没有了艰苦年代的相扶相持,人们更多会通过各种活动、书籍、电影去感知雷锋精神。那个时候,学校会经常组织学生们到敬老院打扫卫生、为孤寡老人演节目、到福利院看望小朋友。每次回来,老师还要求写一篇日记,很多人也都会提到帮助老奶奶过马路的例子。
那个年代,有一部电影叫《离开雷锋的日子》,特别火,各行各业的人都在看,很多人都是哭着看完电影。电影的主人翁乔安山是雷锋的战友,他在雷锋去世的日子里,坚守雷锋精神。而在济南长清归德镇,雷锋的战友,刘成德也早已退休回到了老家的村子里,只是周围的人谁也不知道他就是雷锋的战友。
回到村子的刘成德也像乔安山一样,依然默默的坚持着做好事,一坚持就是几十年。村子要动员修路,他从每个月只有几百元的退休金里拿出200元。路刚铺好,他看到铺路的湿草苫子很快就干了,这样不利于水泥凝固,他就和老伴儿挑了80多担水,浇洒了近1公里的路面。雷锋精神更体现在了很多默默奉献的人身上,村里人虽然不知道刘成德的身份,但却知道他是个热心肠,是个好人。
新世纪:网络助推雷锋精神
手写的表扬信少了 网络传播更及时了
跨入新世纪,人们冷静地回忆过去,总结过去多年学雷锋活动的经验教训,科学地展望未来,使学雷锋活动健康发展,使雷锋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学雷锋的形式也变得多样化。而其中,网络的作用是巨大的。2006年,刘成德的儿子在一次跟别人开玩笑的过程中,无意中透露出自己的父亲是雷锋的战友。之后不断有人来采访,刘成德的故事在报纸上、网络上不断的传播,他一时间成了“活雷锋”的代表。
刘成德践行雷锋精神的形式也不再仅仅是默默无闻的做好事,他开始走进校园,走进部队,走进村民中讲述雷锋的故事,让大家更全面的去了解雷锋精神,“雷锋离我们并不远,50多年过去了,他的模样依然很清晰”。刘成德家中摆放了雷锋的塑像,他的胸前也佩戴着雷锋章,“我希望我做的每次好事,他都能看到,我也喜欢跟他说说话,每次别人听到我讲他的故事,大家都会给我鼓掌,但我知道,这掌声是给他鼓的,我也希望他能听到”。
在刘成德的带动下,他所在的村子有了“雷锋广场”“雷锋路”,学校被称为“雷锋中学”“雷锋小学”,学校的学生组成学雷锋小组,“我看到身边的孩子也开始学雷锋,我的孙女跟着我一起义务清扫村里的街道,雷锋的精神一直没有断,它肯定会继续延续下去。只要我还活着一天,我就会继续做好事”。
未来:雷锋精神是……
志愿服务更加专业化, 志愿者也有一定的保障
现在,有一批固定的人,他们是一个团体,正在用集体的力量践行着雷锋精神。他们很多时候被称为志愿者,或者义工。记者从团省委2012年发布的信息了解到,目前我省注册的青年志愿者数目已经累计到了308万,志愿者服务站(服务中心、服务基地)7618个,“一助一”长期结对服务对象20余万对,累积提供志愿服务8200余万人次,服务时间近13.6亿个小时。
蔡晓阳是山东大学大三的学生,现在是泉城路青年志愿服务岗服务队的队长,他说:“曾经有人跟我说过,志愿服务不能完全等同于做公益,我们现在的志愿者,在做好事的时候,我们也会给予他们一定的保障,比如会给他们买保险,而且也会对他们进行培训,使得他们的志愿服务更有针对性和专业性”。
刘成德还会继续的做好事,讲述他和雷锋的故事,而也有更多人,他们不断的在加入,一样在做好事。对于这部分群体,他们的付出也应该得到社会的关注和支持,雷锋精神从个体的行为,或许会成为普通人在工作后的另一种工作。(孙珂 记者 陈心如 张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