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27岁女子靠摆地摊救助65名自闭症患儿4年(图)

2013年03月27日 09:53 来源:辽宁日报 参与互动(0)
27岁女子靠摆地摊救助65名自闭症患儿4年(图)
图为李月带领自闭症患儿制作中性笔。记者 明绍庚 摄

  家住阜新市太平区的李月今年27岁。很多阜新人知道她,并不是因为她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因为她在4年时间里始终坚持做一件事,那就是放弃了大城市特教机构的高薪聘请,通过卖菜、摆地摊来救助65名自闭症、智障患儿。

  初访“阳光家园” 65个孩子的“妈妈”很懂爱

  3月19日,记者来到位于阜新市太平区孙家湾街道的“阳光家园”。刚走到楼梯口,就看到一个小男孩一边含糊不清地喊着“老师”一边在女老师身边跑来跑去。这位老师就是李月。记者注意到,这位只有27岁、略显稚嫩的老师看着孩子的眼神是那样慈祥。

  见有陌生人上楼,刚才还自由活动的孩子们一下子都躲了起来。“‘阳光家园’是一个全国残联专门为自闭、智障等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的项目平台。我们这儿有30多人,多的时候有65个,都是我的‘孩子’。 ”李月边介绍边满脸幸福地带记者参观他们的教室、活动室、康复训练室以及餐厅和厨房。

  采访中,李月始终手挽着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这孩子是自闭症患儿,已经和我一起生活了两年多,早把我当成妈妈了,一会儿见不到也不行……像他这样和我吃住在一起的孩子一共有 4个。 ”说起救助自闭症患儿的事,李月告诉记者,那是2009年春节,从辽宁省特殊教育师范学校毕业后已经在青岛参加工作的她回家过年。在街头,一个拿着棍子乱甩的男孩引起了她的注意。“我一眼就发现那是个自闭症孩子。 ”李月只给男孩上了10分钟的课,竟然有了效果。这次偶遇,让李月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把学到的知识带回阜新。

  “那天之后,几个阜新自闭症孩子的家长给我打电话,希望我能回来帮帮他们。 ”李月说,没有场地,她就央求妈妈,在两居室的家里腾出一间当训练室。没过几天,那个孩子开始有了进步,孩子的妈妈又领来另一个特殊孩子的妈妈……不出两个月,来的孩子越来越多,她就聘请有教师经验的辅导员。人一多,家里的小屋装不下了。“4年下来,换房子搬家至少有七八次。 ”李月苦笑着说。

  当她得知太平区残联为自闭、智障等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的“阳光家园”后,便带着孩子们来到这里,义务承担起了照顾、教育这些托养孩子的工作。“这几年我不但没挣下钱,还花了妈妈3万元退休金……这些特殊孩子的背后,多数是特困家庭,能不收的钱我一概不收。 ”李月说。她这么说也这么做了。为了能留住优秀的老师,她早晨到早市卖菜,晚上和丈夫到广场摆地摊,挣来的钱全部用于自闭患儿的教学。除此之外,丈夫的工资也要被她拿出一部分贴补给自闭患儿。

  李月的妈妈告诉记者:“当妈的,咋能不知道自己闺女的心思,知道她想的是好事,咋说也得帮她,可看到她那么累、那么难,再看看别人家的闺女,逛街、买新衣服、旅游……咱孩子一天到晚除了这些患儿啥都没有,能不心疼吗?”

  探索 “工养结合” 制作阳光家园爱心笔

  采访中,记者看到,在“阳光家园”工作室里,长桌子上摆放着一排花盆,每个花盆里分别放着中性笔的零件。看到记者不解的表情,李月解释说:“我们通过药物、心理、文娱与简单劳动相结合,解决从前的单一托养问题。现在,这里有劳动能力的患儿利用课间活动时间动手组装中性笔,用售笔收入提高他们的托养待遇,从而推动这项事业进一步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我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探索。”

  记者看到,零零碎碎的中性笔原材料在自闭症患儿的手中经过组装成为一支可以使用的笔时,孩子们脸上的笑容是那么灿烂。一支、两支、三支……这些印有“阳光家园工厂”的中性笔捆在一起,正是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的财富。

  就在记者采访时,一名自闭症患儿的家长前来接孩子回家。他告诉记者:“我觉得能遇到李月这位特教老师,是我和孩子的幸运,我觉得阜新能有这么一位甘于奉献的特教老师,也是咱们这座城市的福气。”

  一名到孙家湾街道办事的居民特意走进“阳光家园”买走了10支中性笔,她说:“看到李月和这些孩子们在一起,感觉很温暖。没想到这么年轻的李月就有那么大的担当,10支爱心笔没有多高的利润,我要把这些笔给我的孩子,并且让他知道,这一支支笔出自自闭症患儿的巧手,让他知道,社会上还有这些需要帮助的人,让他长大后能像李月一样做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采访结束时,李月告诉记者:“见到有这么多爱心人士支持和关心我们,我和孩子们感到特别温暖,就连我在早市卖菜、晚上摆地摊的时候,也常有叔叔、阿姨认出我,特意来买我的东西……今后就算有再大的困难,我也一定要把这项事业好好做下去。”(记者 明绍庚)

【编辑:张培坚】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